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5 21:52

  本文关键词: 生态文学 《熊》 《狼图腾》 出处:《名作欣赏》2009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中篇小说《熊》和中国作家姜戎《狼图腾》两部作品都蕴涵着生态思想,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来解读,我们将看到动物神话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死循环的圆圈意识。"荒野情结"和"草原大命"都是建立在对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忧患意识基础之上,并且两者在表现生态意识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不同的侧面给人类以沉重的警告和深刻的启示。
[Abstract]:American writer Faulkner's novella Bear and Chinese writer Jiang Rong's Wolf Totem both contain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are interpreted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 We will see that animal mythology deconstructs the circle consciousnes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circle of life and death. "Wilderness complex" and "Prairie Destiny" are both based on the sense of suffering tha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destroys nature. And they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n the aspect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which gives human beings a heavy warning and profound enlightenmen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03;I1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薇;生态批评视野里的《狼图腾》[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陶久胜;体验自然的伤残,呼吁整体的和谐——哈代自然诗歌生态思想揭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国清;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生态思想建构——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刘一红;;从捕鱼情节看海明威自然观的两面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季君君;;海明威生态意识探源[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4期

8 陈茂林,秦志勇;生态批评研究综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蔡守秋;;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胡志红;生态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新天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颖;;华兹华斯田园诗的美学风格[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9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华征;生态移民的自愿与非自愿性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黄幼;《瓦尔登湖》:重探梭罗的深层生态学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童慧雁;对亨利·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解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索龙高娃;文学人类学方法论辨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单建国;人·自然·生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凌冬;生态文艺学视域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5年

7 周红;生存困境的焦虑与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智淦;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的生态意识及其生态矛盾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汤平;永远的警示[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彭佳;从困境到融合:对薇拉·凯瑟早期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红;;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时代课题——生态文学视阈中的中西方对比研究[J];长城;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桂华;生态文学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04年

2 唐翰存;生态文学的道德观[N];文艺报;2009年

3 封秋昌;环境意识与生态文学[N];河北日报;2002年

4 龚举善;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学批评[N];文艺报;2006年

5 吴圣刚;如何看待生态文学的价值[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彭松乔;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艺批评的发展[N];文艺报;2006年

7 潘美云;文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N];文艺报;2008年

8 依可;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N];文艺报;2003年

9 章仲锷;环境文学大有可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邱志勇;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文学及其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莹;文学活动的生态审美视域与生态伦理叙事[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栗丽;《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路;墨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路璐;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92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92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