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想象与神思——中西文论范畴的比照与透析

发布时间:2018-02-08 09:10

  本文关键词: 想象 神思 语义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想象"与"神思",分别是中西文艺理论关于文艺创作的一种风格类型和美感性质的重要范畴。作为西方和中国文艺理论关于某种风格类型的主要范畴,它们之间有不少类似之处。而因中西文化和文论体系生成发育的过程不同,它们用以概括类似审美风格的范畴又有诸多殊异。
[Abstract]:"Imagination" and "Divine thought" are respectively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style and aesthetic natur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which are the main categories of certain style type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n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system,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categories used to generalize similar aesthetic styles.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规划课题“中西诗学‘共象’与‘异象’研究”(编号:09YJAZH092)部分成果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燕;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2 严晨;寇玲;付琳;;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创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公善;“气韵生动”论新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徐向阳;;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5 杜吉刚;;超验美学、超验理论之死——西方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的一个诗学主题[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刘宁宁;艺术完整律与格里耶的“空缺”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姜书良;超时空思维与象征主义源流[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2期

8 王珂;论外国散文诗的文体生成及对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影响[J];东方论坛;2003年03期

9 杨红旗;意境论与文化化合——兼论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周晓琳;从《窦娥冤》看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2 方碧月;;整合中的幽默及其审美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4 李av本;;以屈原为例: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王珂;;论英诗诗体对闻一多的影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4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7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为华;神话的消解与超越——论《故事新编》[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麻尧宾;梁实秋小品文艺术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何国平;王夫之诗学情景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弋;舞台演出戏剧翻译的特色——以英若诚为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7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9 罗梅;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的探索[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杨晓林;从“夷”到“他者”——中国文学中“异”的形象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子林;;艺术想象与“神思”[J];电影评介;2010年01期

2 李永;;以心传心:感性与理性的浑融——中国古代文学想象论[J];语文学刊;2010年03期

3 张金凤;;艺术创作的想象与表达——浅析《文心雕龙·神思》中“物”“意”“言”的关系[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02期

4 照日格图;;胡仁乌力格尔与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之比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侯李游美;;从“彼”、“此”关系解读《神思》[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郑茂;;“神思”渊源考[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7 王路佳;;读《文艺美学》有感——关于中国的“深思”与西方的“想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8 王路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浅谈“神思”论的艺术构思[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6期

9 胡江飞;;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前期思想之主导倾向[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赵姣奕;魏萌萌;;再议神思和想象[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关粉;;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支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光旭;;巴什拉的诗意想象论及其美学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田立松;;小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夏甄陶;;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凌珑;;略论审美想象[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6 栾昌大;;文艺创作与理性思考漫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N];光明日报;2010年

2 郝秀文 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多媒体如何服务小说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N];光明日报;2010年

4 郝秀文 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多媒体如何服务小说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N];光明日报;2010年

6 郝秀文 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多媒体如何服务小说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N];光明日报;2010年

8 郝秀文 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多媒体如何服务小说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N];光明日报;2010年

10 郝秀文 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多媒体如何服务小说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兰雨;“神思”与中国山水画创作之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张慧儒;王礼卿《文心雕龙通解》之创作论辨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玲;论四十年代小说的想象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敏佳;想象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重要性[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贾文萍;不同学习方式对小学三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段耀沛;旅游英语翻译主体教学的神思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健旺;《文心雕龙·神思》关键词语释义及核心思想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星颐;“缺席者的在场”:《文心雕龙·神思》篇四种英译文解构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崔海玲;创意思维—现代标志设计的灵魂[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席雅琴;论想象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5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95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