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科学的文学批评——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
本文选题:文学批评 切入点:科学性 出处:《江汉论坛》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文学批评对于科学性的追求是一个渐进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片面性形式",即在不同阶段上,文学批评追求科学性的目标和侧重点,所取的方法、途径,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对立和互相取代的。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它兼有文学和科学的"双重本质"。对文学批评的科学性的理解,应该是合乎科学的一般规范,同时又应该具备文艺学的学科特征,尤其要顾及文学批评活动的特殊性质和文学批评对于科学性的特殊追求。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criticism, the pursuit of scientific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a gradual process, which is often manifested as a "one-sidedness form", that is, in different stages, literary criticism pursues scientific goals and emphases, as well as the methods adopte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It has the dual essence of literature and sci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It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norms of scie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have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especi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special pursuit of scientific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农;宗白华美学与玛克斯·德索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薛雯;梁实秋反对克罗齐?——梁实秋与克罗齐文艺观的异与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臧仲伦;试论文学翻译的再创作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顾建华;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周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7 阮幸生;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杨耕文,徐本顺;数学与艺术[J];洛阳大学学报(自科版);1995年02期
9 肖鹰;朱光潜美学历程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之沧;后现代技术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5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7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梅红;《读者》的品牌及审美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9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聪发;中国古典美学清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淑敏;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论苏珊·朗格之艺术新界定[D];河北大学;2003年
5 刘建淑;苏珊·朗格艺术幻象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莫先武;现代意境理论的生成[D];苏州大学;2004年
7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富冬梅;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当下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宏雯;原始岩画艺术精神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石远鹏;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美育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霞;王晓嵘;;文学批评的两种功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杨冬;近百年来的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J];文艺争鸣;1992年03期
3 何茂正;;踏踏实实的开创性工作——评《俄苏文学批评史》[J];俄罗斯文艺;1993年03期
4 贺仲明;;论文学批评的自由品格[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5 张廷银;;族谱所见文学接受与批评资料及其价值[J];求是学刊;2007年05期
6 南帆;;文学批评中美学观念的现实感与历史感[J];文学评论;1985年01期
7 秦和;略论文学鉴赏中的附会现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胡燕春;;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当下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严迅;《俄苏文学批评史》[J];俄罗斯文艺;1992年05期
10 胡燕春;;论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的哲学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董学文;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科学性问题[N];文艺报;2003年
2 特约记者 徐珏 记者 余传诗;著名翻译家杨自伍25年“译”一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邢建昌;理论讲述的科学性问题[N];文艺报;2009年
4 李国华;走出“误区”,重建“文学批评学”[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王一川;全面思索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状况[N];文艺报;2001年
6 金永兵;文学理论史的书写方式[N];文艺报;2004年
7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沛;王国维“无我之境”说与艾略特“非个人化”论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7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7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