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

发布时间:2018-03-18 17:20

  本文选题:诗歌翻译 切入点:零度翻译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诗歌翻译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译诗实现原诗的审美饱和度:首先是两个文本兴发方式的差异;其次,近譬式与远譬式取材方式的不同;其三,译者客观性的"之谓"式表述方式和主观性的"谓之"式表述会影响原诗和译诗之间的审美距离;其四,对诗歌器用审美结构的调整也会造成原诗和译诗在审美旨趣上的差异;最后,"明辨"式或"忘言"式的诗歌语言表征会对诗言与诗意之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影响。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on, there are five factors that will affect the aesthetic satura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 fir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ys of generating the text; secon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ar analogy and the distant analogy; the thir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ys. The o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expression of "predicate" and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predicate" will affect the aesth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poem and the translated poem, fourth, the adjustment of the aesthetic structure of the poem will cause the difference of aesthetic purport between the original poem and the translated poem. Finally, the poetic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of "discernment" or "forget speech" will influence the aesthetic distance between poetry and poet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2 陈炳应;;西夏的诗歌、谚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丰华瞻;也谈形似与神似——读汉诗英译随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4 艾米莉·狄肯生诗 ,苏威震 ,朔望;艾米莉·狄肯生诗一首[J];译林;1981年03期

5 吕进;诗香域外来——记诗歌翻译家邹绛[J];当代文坛;1982年09期

6 许渊冲;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7 李锡胤;雪莱的《奥西曼狄亚斯》与译诗浅尝[J];外语学刊;1983年02期

8 李鑫华;漫谈诗歌翻译的艺术美[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许渊冲;文学翻译等于创作[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10 迮卫;;巴西内特—麦圭尔《翻译研究》[J];读书;198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喜平;;南社译诗与中国诗歌近代化简论[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庆机;;种子移植前后——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下的诗歌翻译理念与策略[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刘华文;;诗歌翻译主体认知性身份的界定:分析性和意向性之间[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任东升;;圣经诗歌翻译的文学化[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辛献云;;篇章象似性与英诗汉译[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民生;;浅谈诗歌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选民;;翻译、认知与跨学科研究(代序)[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宝瑜;著名文学理论家——冯至[N];光明日报;2000年

2 上海鲁迅纪念馆 王锡荣;《简·爱》的翻译者[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丁湘;研究诗歌翻译的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新红;诗坛北斗星[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5 ;诗人斯大林(文化视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郭延礼;雨果作品在近代中国的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柳宗宣;一百年之后的茨维塔耶娃[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白树勤 郝丽萍;大学英语教学应增设翻译课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李海鹏;他和他的四颗肾脏[N];南方周末;2003年

10 ;文化交往中的文学翻译[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意象和意境:英译唐人绝句[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林;伟大的翻译家郭沫若:创作·思想与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宏光;谈俄诗汉译的神似与形似的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志强;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词英译[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全红;诗人译诗,,是耶?非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南松;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温惠娟;傅东华的翻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8 邬若蘅;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徐晓敏;论古诗英译中音乐性的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宋蕾;诗歌意象与翻译[D];外交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630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30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