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18 16:36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切入点:版本研究 出处:《图书与情报》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以现代文学版本研究为基础,充分考虑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结合实证性研究与阐释性研究、版本考校与文本比读,以原文版本为源头,重点考察在翻译创作、传播过程中译本众版本的演进关系及背后缘由,最终发现现代翻译文学作品不同版本的不同文本本性,拓展批评解读空间,是相关译作、译家和译史研究的起点,以求对译作、译家得失有准确把握,对翻译史有全面客观评价。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modern literary versions,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ed literary versions takes full account of the uniqueness and particularit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mbines empirical and explanatory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the author finally finds out that different versions of modern translated literary works have different text nature and expand the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spa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ranslati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of translators and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s to hav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losses of the translators and a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双霞;;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解构主义的几个倾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2 冯亦代;《珍妮姑娘》的手稿出版[J];读书;1994年04期

3 彭林祥;金宏宇;;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J];江汉论坛;2009年10期

4 宋学智;许钧;;傅雷的对话翻译艺术——以傅译《都尔的本堂神甫》为例[J];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5 陆颖;;翻译: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重写——傅东华译《飘》之个案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金宏宇;;新文学研究的版本意识[J];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7 金宏宇;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

8 刘云虹;复译重在超越与创新[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9期

9 宁;新版《珍妮姑娘》与德莱塞的初衷[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1期

10 袁锦翔;;融会贯通 运用纯熟——傅东华译《珍妮姑娘》首段赏析[J];中国翻译;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聪;;《原野》版本变迁透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2 孙海瑞;王芳;;读《珍妮姑娘》看消费主义下爱情的虚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章琦;;浅析跨文化视阈下的文学名著复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李佳玉;李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飘》与《啊,拓荒者》[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5 孔令云;;《骆驼祥子》的版本变迁——从出版与接受的角度考察[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石芳芳;;“随风而逝”三十年——《飘》的三个封面解读[J];编辑学刊;2009年03期

7 文月娥;;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艾俊川;;从排印工艺特征谈活字本鉴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简丽;;探析傅东华汉译《飘》的语言风格[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10 王丽思;;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转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廖久明;;一切遗物皆史料——谈郭沫若作品汇校注释本的出版[A];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C];2007年

2 罗桂英;万华;;名著重译在于超越——对《汤姆·索亚历险记》新旧译本的比较[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D];浙江大学;2006年

6 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刘志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玉珊;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昊;村上春树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袁茵;傅雷音乐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保菁菁;“改写理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中译本语言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莉莉;翻译与语言变异——比较《飘》的三个中文译本[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倪秀华;构建《牛虻》[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吕玉勇;归化异化的辩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01期

2 潘红;归化还是洋化——谈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求真[J];外语教学;1999年01期

3 冯庆华,王昱;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飘》的译本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4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5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6 文军,高晓鹰;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7 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昭;《红楼梦》版本与《红楼梦》文本——沟通版本研究与文本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2年04期

2 胥惠民;《石头记》甲戌本研究综述——20世纪《红楼梦》版本研究综述之一[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雷波;;20世纪吕天成《曲品》版本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4 刘广定;;版本研究灓谈[J];红楼梦学刊;2008年03期

5 徐莉;;清代满汉文圣训版本研究[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6 白化文;寓普及于提高的“佛藏版本研究”新作——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佛经版本》[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7 张兴吉;;二十世纪《史记》版本研究的回顾[J];文献;2004年03期

8 沈新林;;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版本之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刘江;;《语言学史概要》三个版本的研究及其学术价值[J];武陵学刊;2011年04期

10 李伟实;《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的新突破——评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宏宇;;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李永祜;;《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3 曲艺;;《玉篇》版本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李永祜;;《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与田王二传的作者——与孟繁仁诸先生商榷[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文业;;《水浒传》版本数字化及应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陈金枝;;九十年代《西游记》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曹红军;;《古今图书集成》版本研究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邢泽田;邢文清;;吴氏太和堂版《本草纲目》印刷情况[A];全国李时珍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宗欣;裘俭;;晚清医家力钧生平事迹及著作考订[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蔡军;;略论中国新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版本学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伯俊;跨世纪的《三国》版本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金宏宇;多层面的版本研究[N];文艺报;2004年

3 葛建亚;“版本”溯源与集邮文献版本研究[N];中国集邮报;2006年

4 赵晓林;故纸堆里的虎闱先生[N];济南日报;2006年

5 王辉;恢复佛经版本的“生命”,才是更好的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张重岗;冯铁:中国现代文学手稿研究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 魏小萍 聂锦芳 韩立新;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06年

8 宋广波;新红学真的走到“末路”了吗[N];光明日报;2005年

9 段美乔;现代文学学科前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惑及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新钦;《焦氏易林》作者版本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载荣;《本草纲目》版本流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孙麒;《艺文类聚》版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周录祥;凌稚隆《史记评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耿铭;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永吉;《史记》殿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艾红华;卡勒尔·凡·曼德尔及其《画家之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尚丽新;《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立暄;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九伟;明州本文选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强;宋代江西学人版本研究活动考述[D];南昌大学;2010年

2 方舒杨;目的论视角下傅东华《飘》译本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3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王爱亭;《通志堂经解》版本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郭艾生;南宋黄善夫本《后汉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卫;从译者主体性角度重新评价《飘》的傅译本[D];武汉大学;2005年

7 田婧;卡门三首咏叹调演唱版本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常佩雨;《孔子家语》版本叙录[D];郑州大学;2008年

9 简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傅东华译《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史小平;从傅东华译的《飘》来看目的论的适应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0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30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