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个体主义
本文选题:审美个体主义 + 自由 ; 参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德国生命哲学家倭铿在《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一文中详尽讨论了"审美个体主义"的诸多面相。倭铿认为,由于审美个体主义脱离了社会历史语境,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的矛盾与冲突,反而带来人生意义的虚无与荒谬。"审美个体主义"的主要特征和理论局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个人审美自由的追求,对虚幻彼岸世界的迷恋,对绝对快乐与轻松的向往,对纯粹主观性的崇拜。
[Abstract]:In the system of Aesthetic individualism, the German philosopher of life, Wo Keng,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esthetic individualism."because aesthetic individualism is divorced from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it does not only fail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of modern people, but also leads to the nothingness and absurdity of the meaning of life," he said.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of Aesthetic individualism are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aesthetic freedom, the fascination with the illusory world, the yearning for absolute happiness and ease, and the worship of pure 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3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4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生;1949—1966年新诗理论与批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文丽;早期美国人民争取普选权的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进进;对不确定性的召唤:关于批评阐释状态的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4 梁鸿;论二十世纪小说家族主题流变倾向[D];郑州大学;2000年
5 朱博;悲剧与死亡——论悲剧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审美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8 孙海沙;论《诗经》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繁仁;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儒;王立峰;;论游戏的美学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2 高士明;;自由发言——写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之前[J];画刊;2011年07期
3 陈袁菁;;玉珠滴露 草叶关情——楚图南、江枫译惠特曼名诗对比赏析[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4 ;书画欣赏[J];今日海南;2011年06期
5 吴琼;;论“五四”时期诗歌翻译的变革[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6 ;玩索[J];建筑知识;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俊虎;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D];兰州大学;2008年
3 袁先来;德里达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彦;论西方人体艺术的审美理想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晗;解读乌托邦的两难困境[D];郑州大学;2007年
3 张景龙;《西游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鸿央;略论艺术与游戏精神[D];南昌大学;2005年
5 方海涛;康德艺术论初探[D];安徽大学;2006年
6 金芳;不止是轻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鲍俊晓;萨特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郑英丹;中韩启蒙小说中的女权意识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李小涛;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综合材料语言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晶;谢林前期艺术哲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7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3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