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本学术规范的建立与人才培养——以艺术学核心概念及专业术语为例
本文选题:艺术学 + 学术规范 ; 参考:《艺术百家》2009年05期
【摘要】:中国艺术学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论文选题所面临的困境,其内容主要是指艺术学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在内容上难以区别于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等其他二级学科。造成艺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困境乃至艺术学人才培养整体困境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国艺术学人才培养、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所必备的学科内部规范的缺失。
[Abstract]:One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ubject of Chinese art is the dilemma that the thesis is faced with. Its content mainl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art to distinguish the selection of topics from that of fine arts and musicology in the content of the thesis. Other secondary disciplines such as design ar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rect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selecting topics and the overall predicament of cultivating art talents for art graduate students is the cultivation of art talents in our country. In particular, the master and doctoral graduate training must be the lack of discipline internal norms.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十五”项目“当代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阶段性成果 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艺术史学的历史及理论”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凌继尧,方丽U;论我国早期的艺术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易存国;;从所“非”看艺术学之所“是”——艺术学学科性质析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旭光;论艺术学的对象、方法与体系[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道一;艺术学研究之经[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5 李心峰;艺术学的构想[J];文艺研究;1988年01期
6 季欣;;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展望——“2007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7年07期
7 易中天;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刘道广;;艺术学:莫后退[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9 彭吉象;;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论;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刚;;在多元拓展中寻求理论的突围——从艺术学角度看我国新时期的艺术心理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孙发成;;对一般艺术学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以2004—2008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对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于向东;;宗教艺术学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晓刚;;论艺术学交叉学科的范式建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燕;21世纪艺术史研究走向[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凌继尧;艺术学:诞生与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8 孙慧佳;;一般艺术学研究界域与研究方法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吴衍发;;在探索和反思中行进——对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美与时代(下);2011年05期
10 张晓刚;;艺术学的跨学科性及其对艺术学研究的挑战[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心峰;;艺术学的“三级跳”与新“节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超;艺术精神的反拨与升华[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凡;“舞”:中国艺术的审美基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世敏;中国传统艺术中“舞”的精神[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刘定祥;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小渊;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策展人身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勇;古典的“眼泪”[D];厦门大学;2006年
6 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D];兰州大学;2007年
7 崔韦;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晓飞;钢琴材料与其演奏技巧双向变化的关系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9 张兰芳;20世纪《艺术概论》理论框架发展状况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易存国;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栾昌大;文艺学体系变革论纲[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玉洁;;论加强高校艺术学中的通识教育问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6期
2 韦晓娟;;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艺术学教育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8年02期
3 李心峰;;有感于文化艺术双喜临门[J];文艺争鸣;2011年10期
4 冷桂军;;浅论昆剧人才的培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龚文;刘晓枫;;亟需建立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学[J];红岩;2011年S1期
6 张晓刚;;论艺术学交叉学科的范式建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姚冬华;;浅谈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5期
8 周克平;;“文艺学”学科性质再辨[J];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采薇;;“2008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中州学刊;2008年03期
10 李荣有;;艺术学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研究——从宏观理论研讨与微观具体实践的双重角度[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有年;;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创新发展之路——加拿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刘伟;缪秉魁;廖庆园;荆元;;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探索——桂林理工大学地质教育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月胜;;加快VTS设备维护技术人才的培养[A];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C];2009年
6 凤磊;;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A];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三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周伟;高彦伟;;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加快地质教育改革[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马成松;刘昌明;许成祥;;走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道路——谈21世纪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明;;论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张文斌;;素质教育与校风建设[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马黎;让艺术学站上高地[N];美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艺术学升格,影响深远的制度性变革[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仲呈祥;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想[N];光明日报;2011年
6 唐小伟 王宁逸 金晓依;艺术学升“级”,将带来什么[N];美术报;2011年
7 何一言;艺术学:学科反思与人文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田川流;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学[N];文艺报;2009年
9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10 田军亭;艺术学项目申报:注重积累 关注现实[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冬志;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淑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价值增值的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万曦;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南;美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邹林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于晓荷;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装备人才需求的预测与人才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林灿;我国科技人才原始创新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汤琼英;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贺志强;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承斌;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王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2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5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