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友权著《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
本文选题:数字媒介 + 文艺转型 ; 参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5期
【摘要】: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由欧阳友权主编的"新媒体文学丛书"于近日出版发行。这套理论丛书共有6本,包括欧阳友权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曾繁亭的《网络写手论》、欧阳文风的《短信文学论》、禹建湘的《网络文学产业论》、聂庆璞的《网络小说名篇解读》和苏晓芳的《网
[Abstract]:In April 2011,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the New Media Literature Series, edited by Ouyang Youquan. There are six books in this theoretical series. Including Ouyang Youquan'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under Digital Media", Zeng Fanting's "on Internet Writers", Ouyang Wenfeng's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Theory", Yu Jianxiang's "Network Literature Industry Theory", Nie Qingpu's "interpretation of famous Internet Fiction" and Su Xiaofang's < net "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年保;;《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简介[J];云梦学刊;2011年04期
2 王德胜;“先锋”退场之后90年代中国文艺转型与“市民文化意识”的合谋[J];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04期
3 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J];美术研究;2001年01期
4 田少煦;数字化设计及其基本特征[J];装饰;2003年07期
5 罗胜京;韩凌云;;当代数字媒介中的动态图形管窥[J];美术大观;2009年08期
6 谭曼玲;曾新;;从Stelarc的作品Ping Bady谈数字艺术[J];装饰;2007年04期
7 白雪竹;徐威贺;;解读数字化语境下的新媒体及其商业应用设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王绯;;浅论动态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11期
9 龚勋;;网络文学勃兴中的“孤独狂欢”与“无限牢笼”探析[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黄鸣奋;;拥抱电脑:文艺学的转型冲动[J];河北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亚丽;;基于创意产业的新媒介艺术设计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菲尔 哈丁;;数字媒介的未来与媒体监管[A];中国传播论坛(2001)——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C];2001年
3 关琰;;交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科普展览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吕莎;数字媒介阅读成潮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谢乐军;武汉电信“数字媒介”服务城运会[N];人民邮电;2007年
3 廖奔 刘彦君;改革开放与戏剧复兴[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欧阳友权邋陈定家;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文学转型[N];浙江日报;2008年
5 张黎明;“数字热”背后的迷茫[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中南大学 欧阳友权;文艺学遭遇“第四媒体”阻击[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向;在汉诺威博览会感受明日数字世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童之磊;全媒体出版时代的手机出版[N];光明日报;2010年
9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副社长、辽沈晚报社社长 徐少达;E时代的媒体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服务[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记者 段华;电纸书推动阅读转型[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柳枫;数字媒介中传统造型语言表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任斌;现代数字媒介的视觉传达形式及其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凯;论数字媒介对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眭东仔;数字媒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5 夏洪波;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比较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6 李辉;工业设计活动中发散思维与设计媒介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李媛;“人肉搜索”——数字媒介狂欢时代的“人的全面延伸”[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安丽丽;图形语言与数字媒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金玲;网络文学阅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6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9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