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反幻象主义
本文选题:现代艺术 + 反幻象主义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01期
【摘要】:自十九世纪开始的现代主义艺术可被看作是一场反幻象运动。它把此前的现实主义艺术视为幻象主义,认为它们在给人提供虚假满足的同时蜕变成了政治统治的帮凶。现代艺术要打破的正是这种审美幻象,其反幻象主义策略包括以丑代美的反审美艺术,以凸现艺术表现的媒介和形式来消解内容的反再现艺术,以及用现成品来取代艺术创造的达达和波普艺术等。反幻象主义的许多艺术主张并非无可挑剔,它仍旧不过是逻格斯传统改头换面后的延续而已。
[Abstract]:Modernist art, which beg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n be seen as an anti-illusion movement. It regards previous realist art as illusionism, believing that it has transformed itself into an accomplice to political rule while providing false satisfaction. It is this aesthetic illusion that modern art wants to break down. Its anti-illusionism strategy includes anti-aesthetic art with ugliness as beauty and anti-reproduction art with medium and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the use of existing products to replace the creation of art Dada and pop art and so on. Many of the artistic ideas of anti-illusionism are not impeccable, but a continu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gos tradi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经济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J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Clement Greenberg,易英;走向更新的拉奥孔[J];世界美术;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审美覆盖的三重压迫——关于生活美学问题的探讨[J];欧美文学论丛;2004年00期
2 张合宜;;孟子身心观与柏拉图灵肉观之比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彭公亮;论“无蔽”(Aletheia)——兼论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4 田智祥;“游戏说”再认识[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徐华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周芳琳;;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真正确立——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郑争文;;“学习心理”的现象学解读——动机、态度以及觉悟[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宋洁;;中国电视剧中崇高范畴的价值范式转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王叔新;;和谐社会的美学阐释[J];前沿;2006年09期
10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J];前沿;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比较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在当代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润泽;;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6 张艳芬;孙斌;;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罗良功;;论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伦理道德之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富;;论公共行政权力的属性、异化及其超越[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马东风;;中国原始音乐教育的意识与形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群;欧洲中世纪圣像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卫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清;现代馆的时代含义[J];东南文化;2001年11期
2 迟轲;关于“现代性”——读史随笔之一[J];美术;1982年03期
3 邱硕!美;现代艺术的完美组合──《中国神话》[J];中外文化交流;1996年05期
4 文楼;从文化背景看香港现代艺术发展[J];美术;1997年12期
5 ;为什么需要艺术——朱青生和邱志杰的对话[J];艺术界;1997年05期
6 刘海涛;浅析现代艺术的原始内涵[J];艺术百家;1998年04期
7 陈逸博;;世界现代艺术的“代言者”——参观蓬皮杜文化中心[J];科学之友;1999年09期
8 五福;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记北京中神亚雕塑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城雕“东方之光”[J];雕塑;2000年03期
9 方力钧;;现场之外[J];美术大观;2001年07期
10 吕胜中;寻找出口[J];美术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周黎;;陶艺·生活·初中美术课堂[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夏金钟;;徘徊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拜金主义艺术大师”杰夫·昆斯的媚俗艺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曹阳;;追寻梦想的艺术——澳大利亚云多姆土著门画介绍[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济南龙都国际大酒店[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6 付晓东;;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建刚;;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余华;杨春发;;辉煌中的倾斜——论宁、津两市群众声乐人才培养的潜在危机[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缪丽容;;舞蹈与少儿的身心健康[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魏运成;;谢幕后的省思——梦游《中国现代艺术展》所想到的[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席小平;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结合[N];中华新闻报;2002年
2 王淑玲;第五届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暨国际现代艺术节揭幕[N];陕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郑丽虹;深圳渴望自己的“蓬皮杜”[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黄燎原;如何投资现代艺术早期作品[N];杭州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雅梓;从创意到时尚 从艺术到生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李保平;现代艺术演绎的谋杀[N];辽宁日报;2007年
7 白明;浅议现代艺术瓷器的收藏[N];中国矿业报;2005年
8 浙江师范大学 郑岳华;现代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的价值[N];美术报;2000年
9 王蓓;从希望小学走向世界的山区女娃[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记者 陈海通;“玩火艺术家”在西办个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薛彦波;漂浮的场所[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滨;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剥离[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邵巍巍;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3 徐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姬准;双重视野[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邓美林;在传统写实与现代艺术之间守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志恒;借鉴 促进 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刘博新;西方当代艺术与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梁智龙;设计基础课程与现代艺术的创造性思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先军;极少主义艺术与室内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038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3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