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实的存在论根基——后哲学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真实问题之应对
本文选题:文学真实 + 存在论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5期
【摘要】:在后哲学文化时代,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终极真理遭到普遍质疑,传统的文学真实观也在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瓦解。文学真实/真理的拯救之路是告别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走上以阐述存在意义为己任的存在论哲学的通途。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理论,从"此在—生存"、"共在—交往"、"存在—超越"三个层面可以为文学真实的生存之真、交往之真、存在之真找到本体论依据。
[Abstract]:In the post-philosophical culture era, the ultimate truth of logos centrism, foundationalism and essentialism is generally questioned, and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iterary reality also disintegrates in the trend of post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art. The salvation of literary truth / truth is the way to bid farewell to the traditional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nd to embark on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tialism, which takes the exposition of the meaning of being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y. Using Heidegger's existential philosophy theory for reference, we can find the ontological basis for the true existence of literature, the truth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truth of existenc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being", "community-communication" and "existence-transcendenc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存在论美学与解构主义之后的诗学重建”(编号:2008SK509)
【分类号】:I0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许德;论巴金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潘盛;旷野的呼唤——萧红作品中对于人的异化主题的现代观照[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李锐,封彩梅;宽容与共荣:陕南民间文艺的文化整合[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9 段金柱;在小说里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黄金时代》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郭风雷;荷尔德林:海子长诗《太阳七部书》的诗学渊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志文;一语天然万古新——论真情自然艺术之生命[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6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艳荔;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任小娟;王小波小说的叙事学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景强;网络媒体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万菊;从建构后现代精神到建构后现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p,
本文编号:2038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3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