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文化消费视野下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比较《饥饿艺术家》与《水土不服》

发布时间:2018-06-21 12:50

  本文选题:艺术家 + 生存状态 ; 参考:《名作欣赏》2009年2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饥饿艺术家》和《水土不服》两部小说的比较解读,剖析现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探索作为参照,并将其置于现代文化消费的背景之下,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知,以期有所反思。可以说,在艺术的精神层面和现实的物质层面上,现代艺术家始终处于两难的境地。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modern artists through a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novels, "Hunger artists" and "unfit for the Earth". Taking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Frankfurt School as a reference and placing i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cultural consumption, this paper deepens the cognition of this subject in order to reflect on it. It can be said that modern artists are always in a dilemma at the spiritual level of art and the material level of reality.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I0-03;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金莲;世情与狐鬼——从《金瓶梅》到《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张平,李研,朱志勇;“以人为本”之法理探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程勇;论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论维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江少川;白先勇小说诗学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育红;;文学意义:从能指到所指如何可能——文学意义生成的语言层面研究[J];名作欣赏;2006年14期

6 冯巍;陈望道美学思想探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俐俐;假设命题式批评与“难以解释的符号”——以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为个案[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张红敏;从《紫色》看爱丽斯·沃克的精神世界[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陈才生;《北京法源寺》的文本意义[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0 刘万勇;新批评“自律性”文学观源流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广铭;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2 胡强;“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浙江大学;2006年

3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5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黄广进;论刑事责任的根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9 刘志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2 刘年辉;难以逃遁的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丽娜;时间:童话的“阿德涅彩线”——论童话的叙事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卫红;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永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6 余江涛;试论辛词的自我人生主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明洁;意识形态诗性化过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建刚;消费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淑梅;论张炜90年代小说的叙事与精神探询[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刘凤;别样多元的历史[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羽;;一个画廊经营者给年轻艺术家的信[J];金融博览;2011年08期

2 ;画廊展讯[J];中国拍卖;2010年01期

3 ;机场[J];艺术界;2011年04期

4 孙兆润;;俄罗斯艺术家称号下的思辨[J];神州学人;2011年07期

5 比利安娜·思瑞克;;上海2010[J];美术文献;2010年02期

6 黄心武;;谈艺术家的思维[J];广东艺术;2010年02期

7 黄建宏;;如何回返个体[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8 ;展讯[J];缤纷;2011年09期

9 朱青生;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责任[J];艺术·生活;2005年04期

10 ;努力奋进的宋庄艺术家[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付晓东;;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金维诺;;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7 麻显钢;;中国现当代艺术中“性”的遮蔽与张扬[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兰;杜敏;;论人民生活与艺术创作中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章润娟;;女人的错误?男人的错误?——由肖鲁《对话》及署名权争论引发的思考[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居华;;关于建立艺术情象学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婷;寻找共赢的生存状态[N];美术报;2007年

2 徐家玲邋严长元;小画廊:定位不同 各有喜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曹俊杰;艺术家的“态度”与画廊经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胡纠纠;艺术作弊:艺术家们不吭声的生存法则[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记者 周旋;市老艺术家协会成立[N];商丘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韵;“把艺术奉献给群众”[N];光明日报;2006年

7 韩美林;岂能做“人民币艺术家”[N];人民日报;2007年

8 曹俊杰;艺术家的现实与神话[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吴国才;“70后”之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陈健强;地方艺术家的生态及出路[N];美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3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旭鸿;转向:从追求艺术自身到关注人的生存状态[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2 唐箐檐;心灵“补偿”[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的艺术家与民间赞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卢征远;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梁志欣;单纯的力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陈琦;生生不息即为美[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张金凤;“自我的迷宫”[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刘运良;论写作主体生存状态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审美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桢;80后艺术家的发展状态[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袁悦;试析艺术家的自画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4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