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本文选题:生态文学 + 生态批评 ; 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本文对生态文化发端和生态批评的现实针对性加以考辨,认为现代性文化断根和消费主义使得人类遭遇到现代性危机——人类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生态理论从东方和谐思想中吸收营养而发生发展。文章对生态文学的特征与价值取向,生态批评的发展与基本特征加以深度研究,强调应该从人类价值中断入手对东西方前沿话语加以整合,优化生态文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指导性,在生态文化东西方互动中坚持人类精神价值整体创新。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the realistic pertinenc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are discusse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oot of modern culture and consumerism make mankind encounter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that is, the crisis of human nature ecology and the crisis of spirit ecology. The ecological theory has developed by absorbing nutrition from the harmonious thought of the East.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frontier discourse of East and West should be integrated from the interruption of human value. To optimize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culture on 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o insist on the overall innovation of human spiritual value in the East-West intera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贤绪;当代苏联生态文学[J];中国俄语教学;1987年01期
2 王宗法;论八十年代台湾文学的走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3 奥仁;当代草原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略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05期
4 田中阳;民族忧患:大陆、台湾八十年代文学的升华[J];理论与创作;1992年06期
5 裴家勤;苏联的生态文学[J];俄罗斯文艺;1992年02期
6 ;走出“小写的人”[J];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3期
7 张政文;走近与走进:两种文学史论的描述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何光辉;我与林业生态文学[J];湖南林业;1996年01期
9 张同夫;冷眼看文坛——世纪之交文学沉思录[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2期
10 吴萍;大自然的呼唤——前苏联生态文学管窥[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剑澜;;生态主义话语:生态哲学与文学批评[A];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丽丽;;“长河”的生态美与生态智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5 牛晓梅;;从“艺术的生态意义”到生态批评的本土之根[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苗宝明;时代呼唤环境文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2 周霄羽;《生态文化》的生态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3 刘宁;生态建设与生态文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4 盖舒文;从前大漠是草原[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5 章仲锷;环境文学大有可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生态文学四人谈[N];光明日报;2001年
7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海相涛;文学名家关注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品[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9 高桦 李瑞林;温良的善意与生存的信仰[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10 徐刚;生态文学是大地的文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曲洁姝;人与自然:论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去吧,摩西》[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李(?);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作家文学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4 侯玉芹;大地的呼唤——19、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人与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玲玲;解读海明威的非洲题材作品[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童慧雁;对亨利·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解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单建国;人·自然·生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周红;生存困境的焦虑与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翟乃海;崇敬自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5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7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