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载体、文本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嬗变
本文选题:文学媒介 + 文学文本 ; 参考:《中州学刊》2011年02期
【摘要】:新的媒介载体的出现会导致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而文本形态的演变又必然带来文学观念的转变,引发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文本由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多媒体文本——可视文本的转变很好地验证了上述观点。文学演变的这一规律对于研究当前文艺热点问题很有启发价值,目前电子新媒介技术导致文本形态多样发展,由此引发的"文学泛化"、"文学终结"等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media carrier will lead to the change of the literary text form,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xt form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literary concept, which will lead to the debate about the literary essenc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literary text from oral text-text to multimedia text-visual text well verifies the above views. The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is of great enlightening value to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hot issu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At present, the new electronic media technology leads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ext forms,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literary generalization" and "literary termination" which are worth rethinking.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本诗学:当代文学文本理论研究》(10YJA751015)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世纪西方文学文本理论形态研究》(201003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小洁,方士祥;试论刘兰芝被驱遣的深层原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崔有第;;论《莺莺传》“忍情”议论的批判作用和艺术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牛育珍;李商隐咏怀诗中的幽怨意蕴[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范震威;孔子删《诗》诸说的辨证与阐释[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5 方铭;关于汉赋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6 黄昌年;;评对《文赋》的一种误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龚怡祖;从“李白现象”看教育创新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8 陈学新;体育文学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赵长征;;《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王雨燕;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传奇的比较[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送迎;;试论《风》之始“二南”与《关雎》[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艳蓉;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彭文良;苏轼诗词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赵林涛;卢纶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冯淑然;顾况及其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与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唐爱霞;古代六言诗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吕逸新;汉代文体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娟;“沈宋体”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蔡欢江;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文学史书写[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周德波;“意”范畴衍生中的三个向度[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娟;论李贺神鬼诗及其与古代神话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小林;民国年间宋诗研究概论[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舒艳;唐代叙事诗简论[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永超;顾随诗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宏宇;企慕中的人生悲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高芳;两汉拟骚作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如月;宋前悼亡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海波;《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中国文学传播[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年
9 邹青;唐后“七”体创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耿辉;韦应物、许浑山水田园诗比较[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77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7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