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溪山清远”的当代含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的语境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26 11:40
【摘要】:在艺术史研究中,语境分析是一个常识。可是,分析与写作中国艺术史尤其是当代艺术史的语境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在不同关于中国近百年美术史特别是1979年以来的中国新艺术的历史写作中,本体论阐释或者形式分析仍然是美术史写作的主流,结果,人们很难对不同艺术现象和材料进行符合艺术史意义的安排。从晚清到今天,一百多年过去了,书写这一百年艺术史的工作非常紧迫,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艺术,如何看待其基本语境以及涉及语境的文明背景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讨论了晚清以来的艺术发展与语境的关系,强调了历史学家高度重视语境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今天全球化背景,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如何书写今天的世界艺术史这样的大问题。
[Abstract]:Context analysis is a common sense in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But what is the context of analyzing and writing Chinese art history, especially the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Toda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writings on Chinese art history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especially since 1979, 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r formal analysis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of art history writing. It is difficult to arrange different artistic phenomena and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ning of art history.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oday,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have passed, the work of writing the art history of this hundred years is very urgent, especially for the ar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ow to treat its basic context and the civilization background involving the contex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development and context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for historians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ontex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day, this problem has been involved in how to write today's world art history such a big problem.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京侠;;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及其问题——访鲁虹[J];艺术·生活;2006年03期

2 林天强;;当代艺术与798方式[J];中国美术;2011年03期

3 李伟;;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批评[J];雕塑;2008年04期

4 范迪安;;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J];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9期

5 林茂;;当代艺术的传播与艺术期刊的关系[J];中国美术馆;2009年10期

6 贺华;;艺术地图[J];风采;2008年01期

7 尹丽;;艺术与环境——朱青生访谈[J];荣宝斋;2011年04期

8 尹吉男;;重新确认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份[J];大艺术;2010年01期

9 萨萨;;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专访尹吉男[J];艺术.生活;2010年04期

10 王小邪;;2006年度中国当代艺术秋拍浅析[J];东方艺术;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刘恒岳;;从天津的实践说艺术史史料及其研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8 章润娟;;女人的错误?男人的错误?——由肖鲁《对话》及署名权争论引发的思考[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10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俊;重新认识上海的实验艺术史[N];东方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邱家和邋实习生 于晓芹;他们参与了“中国价值”的塑造过程[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杨时e,

本文编号:2145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5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