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清末中国的留日美术女生——以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江苏籍女生为主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9-07 17:25
【摘要】:清末国人在日学习"美术"者,女性远多于男性。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私立女子美术大学之前身)为当时日本接受中国女生最多之学校,从光绪二十九年至辛亥革命,即1903年至1911年的九年,在该校留学的中国女性计61人左右,其著名者有何香凝等人。而留日女生多集中在私立学校,主要是受清廷于1905年9月诏令停止科举之影响——或伴其丈夫,或随其父兄而同往日本。她们的这段"美术先锋"历程,不能被我们所忽略或遗忘,而应尽力还原其原貌。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ore women than men studied art in Japan. The Japanese Private School of Fine Art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Private University of Women's Fine Arts) was the school that receiv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Chinese girls in Japan, from Guang Xu 29 to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hich was nine years from 1903 to 1911. The number of Chinese women studying at the school is about 61, including He Xiangning and others. The majority of femal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were in private schools, main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decre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September 1905 to stop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or to accompany their husbands or to go to Japan with their father and brother. Their "art pioneer" course can not be ignored or forgotten, but should try to restore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万婷;;论罗振玉的近代学制构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姜中光;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院──京师优级师范学堂[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郭德侠;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显超;牟英俊;;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万婷;;罗振玉近代化教育思想及其局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陈竞蓉;;陈宝泉与郭秉文办学思想比较研究[J];沧桑;2006年05期

10 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沧桑;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宗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2 雷东霞;;从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传承视角看当代普通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吴艺;;京师同文馆海关洋员研究初探[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7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尹北直;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仕铋;我国中学校长聘任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琴芬;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道德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合成;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7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艳利;《蒙学报》与晚清中国儿童文学的觉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银;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宝成;;女中豪杰 丹青妙手——何香凝绘画艺术及其市场价格[J];收藏;2010年03期

2 伍荣华;;晚清翻译文学与中国儿童文学的萌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奇志;;晚清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4 胡翠娥;;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倪进;;西风吹拂下的晚清民国艺术[J];东南文化;2008年05期

6 唐宏峰;;可见的主体[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6期

7 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连载十八)陈树人和方人定[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8年12期

8 ;大型艺术品春季拍卖会概览[J];收藏界;2007年03期

9 ;动态[J];华人世界;2009年06期

10 沈庆会;;从《迦因小传》的“删节之争”看晚清译者的文学翻译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好运;现代女画家独秀一方[N];中国商报;2006年

2 记者 顾瑞珍;贾庆林参观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N];人民日报;2011年

3 好运;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N];美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晓舟;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雪婧;改写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D];山西大学;2011年

2 赵国春;晚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228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28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