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图像化背景与意义的重建——当下文学批评所面对的挑战和应对

发布时间:2018-10-19 17:34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批评理应就是关于语言艺术的分析,可是在当今文化领域的图像化的普遍趋势影响到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多个文化范畴,这对文学批评也提出了挑战。在此态势下,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对于意义问题图像传达与文字传达的基本区别,以及图像化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应该说,图像化作为一个大的趋势势不可挡,其中的商业文化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严肃的文化工作还是有参与未来文化建设的机会。
[Abstract]:Literature is the art of languag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is supposed to be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art. However, the general trend of pictua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today has affected many cultural categories, including literature, which has also posed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is situation, the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We also need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image communication and text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hole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image making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in which the commercial culture may also have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but serious cultural work still has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fu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荣翼;在数字化与图像化之间——当前人文学科研究的境遇与策略[J];文史哲;2002年04期

2 张荣翼;;图像时代的美学管窥[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翼;在数字化与图像化之间——当前人文学科研究的境遇与策略[J];文史哲;2002年04期

2 张奥列;文学批评的困惑[J];文艺评论;1987年01期

3 吴俊;抵抗文学批评堕落的勇士[J];文学自由谈;2003年05期

4 ;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6期

5 吴野;文学批评发展的征兆[J];当代文坛;1984年09期

6 董衡巽;美国19世纪文学批评[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3期

7 ;文学批评不要被世俗所左右[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2期

8 赵慧平;关于文学批评研究的起点和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景秀明;近年来文学批评的几种不良倾向[J];文艺评论;2000年06期

10 黄书泉;文学批评应回到常识中去[J];理论与创作;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海宁;;试论我国植物标本馆的计算机化及图像化管理[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国华;;坚持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描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孙忠;;中国气象信息传播历史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史志研究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小燕;王琦;刘晓勤;李伟鹏;;《电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A];第六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郭国昌;强化文学批评的感受性[N];人民日报;2009年

2 梁鸿鹰;强化文学批评的现实力量[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许维萍;文学批评失去了权威怎么办?[N];辽宁日报;2009年

4 宋家宏;文化建构中文学批评关注什么?[N];文艺报;2005年

5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6 李冬生;有感于文学批评[N];安徽日报;2003年

7 李建军;文学批评:求真,还是“为善”?[N];文学报;2009年

8 李志孝;给文学批评一点生气[N];文艺报;2009年

9 解玺璋;80后写作挑战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4年

10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焦中栋;论钱谦益的明代文学批评[D];浙江大学;2005年

4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5 虞蓉;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4年

6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9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芝;“传媒文学批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素玫;论弗莱的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3年

3 翟恒兴;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瑞雪;论传媒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5年

6 鲍晓红;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玉慧;独抱一天岑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9 李蔷;《创造季刊》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连君;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81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81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