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翻译与背叛

发布时间:2021-03-25 12:19
  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将“信”、“忠实”奉为圭臬,重视有佳,然而翻译实践中更为常见的却是译文对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偏离。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文学翻译中译文对原文的偏离或称之为“背叛”的这一客观现象。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文章分析讨论了背叛现象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翻译研究的三点启示。 文学翻译中的背叛可以区分为无意背叛和有意背叛两种。造成无意背叛的原因可能是译者在理解原文时出现了偏差,也可能由于译者在表达译文时运用的翻译策略不恰当,如过于直译,过于归化等。 与无意背叛相对,有意背叛指的是译者在翻译时有意识地偏离原文的现象。出于某种目的,译者会有意对原作加以内容上的增、删、改动或形式上的调整,故意造成不忠实的译文。本文借助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点,从意识形态、诗学、译作读者群、语言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有意背叛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文学翻译中有意背叛现象的分析和思考使我们至少得出以下三点对翻译研究的启示。首先,有意背叛现象的客观存在使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第二,文学翻译研究应以描述性的、译语文化系统为取向的研究方法取代规范性的、原语文化系统为取向的研究方法,除了传统的语言学视角外,还需开拓文化的、文学的研究视角。第三,文学翻译批评应对有意背叛的译作持审慎态度,“忠不忠实”的单一标准显得苍白无力,需要建立的是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的局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046
文章目录
0 Introduction
1 Unconscious Treason
    1.1 Input-related Unconscious Treason
        1.1.1 Misunderstanding of Lexical Meaning
        1.1.2 Misunderstanding of Syntactic Meaning
        1.1.3 Misunderstanding of Stylistic Meaning
        1.1.4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ST Intention
        1.1.5 Lack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1.2 Output-related Unconscious Treason
        1.2.1 Over-domestication
        1.2.2 Over-literalness
    1.3 Summary
2 Conscious Treason
    2.1 Types of Conscious Treason
        2.1.1 Deviation in Content
            2.1.1.1 Addition
            2.1.1.2 Deletion
            2.1.1.3 Adaptation
        2.1.2 Deviation in Form
    2.2 Causes for Conscious Treason
        2.2.1 Ideology
        2.2.2 Poetics
        2.2.3 TT Readership
        2.2.4 Language
3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3.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2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3.3 Translation Criticism
4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友琴;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谢洁;从顺应论看文化意象的翻译[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3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23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