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与方法
[Abstract]:Metaphor is thought. Artistic metaphor is a proc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ntegration in which the human brain uses metaphorical methods to insinuate or imply the similar attributes of another through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s of one known thing. Artistic metaphor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gence and jump, vividness and creativity, similarity and type selection, uncertainty of intention, etc. The main methods of artistic metaphor include active metaphorical method, existential metaphorical method and possibility metaphorical method.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60007)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陕艺课题[2008]029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洪刚,杨忠;试论隐喻思维的特点及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金燕;唐雪莲;;中国画论,动画美学的“他山之石”——中国画论中的动画美学思想研究构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汪巍,过伟敏;信息时代的环境及其审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倩;;论贡布里希从人本主义历史观出发的秩序感理论研究——兼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魏志辉;;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本质与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范静;杨大禹;;传统民居乡土材料创作中的视觉思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雷武锋;;论维柯的隐喻观[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7 张智华;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吉益民;;《管锥编》譬喻研究综述[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张晓凤;;基于隐喻的广告说服机制[J];今传媒;2009年07期
10 马金录,任超荣;辛郁和里尔克同名诗《豹》意象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倪钢;;基于隐喻理解的生态学的技术结构理论[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王巨川;;中国新诗的后现代视野[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3 艾莲;曾永成;;从对生活的“反映”到文艺创作的“产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李艳;;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超市销售体系下的包装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厉震林;倪震;;宏观视野和个人话语——新中国电影评论的两种写作形态[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佩璇;《圣经》典故研究:价值与缺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遥;兰姆随笔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延文;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书亭;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邱正伦;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6 章可;现代中国“人文主义”的起源:以译词为中心的研究(1901-1922)[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杨彬;心智的门铃[D];苏州大学;2008年
8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阅读初感若干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顾晓伟;章学诚的知识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中华;网页设计中信息的视觉传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4 胡波;图形创意检核体系的可行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5 费晓萍;时尚杂志的装帧设计形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6 黄文颖;现代麻纤维设计中的纹样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丹妮;探索和研究二维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轲;汽车外观改装艺术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宋新丽;精神分析学与钱钟书诗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卢学平;论现代构成意识在舞蹈中的情感表达[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道明;隐喻思维方式初探——从莱可夫网上公开信谈起[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3 杨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4 王洪刚;杨忠;;将隐喻引入外语教学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金萍;漫谈创造性的个性[J];心理世界;1999年05期
2 阴国恩,安蓉,郑金香;分类中相似性的理论与模型[J];心理学探新;2005年01期
3 蒋红斌;论设计的创造性[J];装饰;2005年02期
4 赵正全;牢牢把握实践的创造性本质[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说“安”[J];中国校园文学;2005年17期
6 刘雪春;论比喻的相似性[J];修辞学习;2001年06期
7 R.T.德·乔治 ,裘辉;创造性与权威[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8 方展画;创造性社会心理学[J];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9 朴一丹;创造性联想初探[J];求是学刊;1989年05期
10 董玉整;认识创造性初探[J];江淮论坛;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藤喜之;松尾政弘;小岛勇;李晓英;;利用曼陀罗系统进行创造性的构造的基础研究创造性的定义及关于其具体化的提案[A];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3)--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C];2002年
2 李创同;;挑战“创造性”——读费耶阿本《创造性》一文札记[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3 赵常在;程文亮;赵茗;;食管癌逆行跳跃性胃壁转移2例报告[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姜斌;刘晓平;张嗣瀛;;一类非线性大系统的分散干扰解耦[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李俊兵;倪福川;黄敏;;基于类比方法的数学建模中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彭凯;张秀芳;尹崇清;;正态模型泡漩水相似性探讨[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7 叶晓;吕欣;;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性思维[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8 李志康;王万鹏;陈剑杰;;多层抗爆结构线弹性动力响应的相似性[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9 申燕;;家庭功能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郭宗儒;;分子多样性、互补性和相似性-药物设计的策略基础[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锋 张苏民;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N];海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兮;布兰斯:中国电影剧本可以有更大创造性[N];中国电影报;2005年
3 韩江法;创造性地开展疾控工作[N];平顶山日报;2007年
4 林景新;快公司的跳跃性“厄运”[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5 江道贵邋特约通讯员 贺军荣;三“家”合一“家”:印证务实作风[N];解放军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罗华山;肯定我省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富有创造性[N];贵州日报;2007年
7 顾晓鸣;从科普电影到大学的创造性[N];科学时报;2008年
8 赵军;相似性影响电影与观众的互动[N];中国电影报;2008年
9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 王方华教授;创造性地发想了“矩阵式”[N];文汇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歆月;让每一位员工都创造性地工作[N];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2 张剑 ;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曾海泉;时间序列挖掘与相似性查找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晓晔;时间序列数据挖掘中相似性和趋势预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黄樟灿;演化计算的搜索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桂杰;固体“类流态”机理及其与地震孕震的相似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晓都;专利实质条件研究专利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D];浙江大学;2005年
9 曹顺良;生物学数据集成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黎荣;概念工艺规划原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美娇;论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及其塑造[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飞;主题相似性和范例相似性对成人问题类比推理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伟;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创造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韦清芳;CAPP中零件工艺相似性判定技术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兰燕;译者主体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瑞玲;论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D];苏州大学;2005年
7 高燕;新课程视野中的创造性写作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郑州大学;2003年
9 李倩;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10 张长利;网页相似性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33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3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