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问题

发布时间:2018-11-15 19:29
【摘要】:中国的文艺学学科要在当下语境中突破发展困境、获得新的适应性,既需要全面"自诊",通过梳理本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话语实践而作出深入的、持续的反思性研究,同时也需要采用"介入"疗法,针对学科危机的本源问题——新时期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借助社会学考察分析的范式来提供全新的知识清理视野。我们可以从反思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多重学理逻辑上剖析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从而确认中国式生产路径及其特色,为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科发展走向提供新的参照。
[Abstract]: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of development and acquire new adaptability in the present contex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disciplines need to make a thorough and continuous reflective study by combing the knowledge form and discourse practice of the subjec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dopt "intervention" therapy, aiming at the origin of the discipline crisis-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new period, and to provide a new field of view of knowledge clean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paradigm of soc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 can analyze the stat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from the view of reflecting on sociology and science, and from the logic of multiple theories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o as to confirm the Chinese way of produc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咸阳师范学院;
【基金】:咸阳师范学院200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8XSYK329
【分类号】:I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7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8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勇;追求沉思还是体验快感:流行音乐再思考——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批判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5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理论构建[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2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5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9 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厚石;会展与城市[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东风;;重审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徐;;论政治文化对文艺学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1年16期

2 王凯波;;关于文艺学教学实施“三创”教育原则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3 王凯波;;略论审美体验法在文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4 陆贵山;陈爽;;我的宏观文艺学研究[J];华夏文化论坛;2011年00期

5 杨向荣;刘娟;;边界游离中的知识建构——新世纪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与检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泓峻;;对30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两次范式转移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王伟;;结合实践,综合研究——文艺心理学教学困境及出路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刘彦顺;;从“时间性”论“本质主义”文艺学的终结[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郭丽;;论文学翻译中的控制因素(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10 曾军;;构筑中西文论的对话平台——评杨立民的《文学活动的多维阐释》[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益荪;;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复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毛庆耆;;关于文艺学概念涵义问题的讨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毛庆其;谭志图;;论社会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李衍柱;;马克思主义人论和文艺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力之;;艺术本质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不同尝试——普列汉诺夫和卢卡契的比较研究[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亮;;论文学时代的文艺学[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徐汝霖;;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借鉴性的思考[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曾庆元;;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许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岳雯;;文学会走向终结吗?——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文艺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向荣;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N];文艺报;2010年

2 仲滔;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3 于文杰;文艺学发展的国际化问题[N];文艺报;2002年

4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5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6 冯宪光;“间性”的发现[N];文艺报;2003年

7 胡经之;文艺学多些对话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周雪梅;继承与拓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10 ;高扬新人文精神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祁永芳;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D];浙江大学;2007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8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利;“陌生化”理论及其文艺学意义[D];西北大学;2004年

2 王元兵;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刘桂霞;文艺美学园地的拓荒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梁静;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杨正华;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程圃芳;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创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丽青;政治视角构成一切阅读和阐释的绝对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权晶;体系 精神 方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严波;大众文化:重建中国文艺学的新思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滕家峰;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4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34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