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Abstract]:From May to August 2009, as a visiting scholar, I had the honour to conduct a three-month visit to Winchester College, a co-sponsoring unit of my unit, Changshu Polytechnic, during which I observed and listened. Thinking, communicating,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安源;;首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J];美术观察;2011年09期
2 高士明;;自由发言——写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之前[J];画刊;2011年07期
3 郑巨欣;;作为门类学科的艺术学内涵及其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4 陈丹青;;艺术教育[J];书城;1998年11期
5 黄文华;龚蓓;;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再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彭吉象;;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7 白雪;;学术与实用技能并重——佳士得艺术学院艺术史硕士课程[J];荣宝斋;2011年08期
8 王立新;李平原;;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仲呈祥;;中国当前艺术学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10 ;《当代艺术》杂志征稿[J];当代艺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曹瑞忻;;论艺术设计教育中“社会情商”的培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周阳;;论基础图案教学的发展与创新[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梁圣复;李慧莉;;艺术思维的特点与培养[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5 宋学军;;专业艺术教育:坚持走以质量和特色取胜的发展之路——对专业艺术教育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刘佳;刘斯荣;;基于环境艺术教育下的情感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李爱惠;;教学、实习、就业相结合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姗姗;;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色彩教学中的应用[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刘国利;解放军艺术学院在10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N];解放军报;2010年
2 记者 肖正东 通讯员 马斯承 陈慧;中歌艺术学院北海实习基地挂牌[N];北海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广琳邋实习生 练苏丹;用丹青提升文化品位[N];深圳商报;2007年
4 欣文;广西艺术学院与英皇集团合作培养演艺人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孟凌云;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节开幕[N];吉林日报;2007年
6 记者 蒙志军 实习生 白婷婷;北京湘籍艺术工作者联名建议恢复湖南艺术学院[N];湖南日报;2006年
7 邹之瑞;学习,学习,再学习![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更名与正名[N];美术报;2007年
9 记者 陈茁;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在郑州新区奠基[N];河南日报;2010年
10 张文凌;一位毕业生质疑“艺考热”[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琳;艺术与赞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戴东方;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属性的定位[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吉塔;灵魂之旅[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过晓红;中西美学史上的“诗画关系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孙媛;我国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吴聆;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丹;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潜在性内容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燕琼;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增设当代艺术鉴赏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小峰;激变与思索—中英当代艺术教育比较[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万莉;艺术手工劳动性的人文意义[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335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3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