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温情主义的文学世界

发布时间:2018-12-07 07:54
【摘要】:正任何一个文学言说者都无法脱离这个时代。那么,我们在经受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是一个"物"的时代,我们与坚硬的"物"的世界狭路相逢,无不遭遇"物"所带来的欢欣、愉悦、满足、沮丧与空虚。"物"的世界解放了我们,同时也限制了我们。苏珊·桑塔格在《静默之美学》中说,"每个时代都必须再创自
[Abstract]:No literary speaker can be divorced from this era. So what era are we going through? This is an age of "things", where we meet the hard world of things, all the joy, satisfaction, depression and emptiness of things. The world of things liberates us, and limits u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Aesthetics of Silence, Susan Sontag says, "every era must be reinvent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金城;流行天下: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牛学智;走向绝境的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2005年02期

3 王金城;;铁凝小说的女性书写[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刘巍;存在意识的显性与隐性——现代女性伦理书写的人生营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6 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7 黄轶;;生命神性的演绎——论新世纪迟子建、阿来乡土书写的异同[J];文学评论;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D];河南大学;2004年

2 王志华;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钢;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向辉;“生死场”的现代书写—萧红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素芳;在关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祝;异乡人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益群;铁凝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尹航;论铁凝小说创作的人性关性[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覃平;文学,因选择与社会“和”而“不同”而活着[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钟和燕;论铁凝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人生[D];南昌大学;2007年

7 骆春丽;困境中的执著言说[D];河南大学;2006年

8 李维;迟子建小说的人文情怀与叙述视角[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晓红;论迟子建小说的地域文化品格[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淮峰;生命之光烛照下的写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祖基;;论小说的思想内涵与道德立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2 王祖基;;论小说的独创性与可读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李敬泽;;关于非虚构答陈竞[J];杉乡文学;2011年06期

4 王祖基;;论小说语言与小说人物[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5 高亮;马玲玲;;视觉艺术的深层感知与鉴赏——读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后[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6 邓金明;;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与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广角;2011年04期

7 王瑞;;应用意识流手法的艺术尺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宁;;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洱(小说家,代表作《花腔》);小说家的道德承诺[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吴子林;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蔡朝阳;小说的技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吴亮;思想的尖叫[N];文学报;2010年

5 熊台欧;小说的正脉[N];湖北日报;2005年

6 杨剑龙;小说:塑造我们时代的人物形象[N];文艺报;2005年

7 李万武;珍惜我们的文学记忆[N];辽宁日报;2008年

8 ;在美学和历史两条轨道上滑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张建安;日益边缘化 小说创作缺了什么?[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李保平;诗歌对翻译的拒绝性[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创业;试论诗歌语言与小说语言的区别[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晓晨;关于历史的互文性叙述[D];山东大学;2011年

3 魏华莹;乡土想象的诗性建构[D];郑州大学;2006年

4 李新艺;论叙事视角与创作心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晶;《追忆似水年华》与《尤利西斯》形式问题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田丽玲;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孤寂深渊》和陈染的《私人生活》两部小说中的同性恋主题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袁灏晖;对“小说世界”与“文学形象”的现象学阐述[D];暨南大学;2008年

8 葛秀丽;小说的虚构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蔡璐;凌叔华与布卢姆斯伯里[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徐德伟;屠格涅夫与施笃姆诗化小说的特色比较[D];辽宁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6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366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