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意志与形式主义的自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2 09:44
【摘要】:艺术是一种自律的、不可取代的人类精神的表现。人类艺术创造的心灵主导作用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独立自足性,形式是艺术本身的现实。探索人类视觉形式创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对维护艺术本身的尊严、保持其审美独立和形式的纯粹具有重要的现实美学价值。
[Abstract]:Art is a self-discipline, irreplaceable expression of human spirit.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mind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art is the independence and self-sufficiency of art, and the form is the reality of art itself. Exploring the inherent laws and rules of the creation of human visual form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aesthetic value for safeguarding the dignity of art and maintaining its aesthetic independence and pure form.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分类号】:J0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源;艺术自律性范畴的再思考[J];江汉论坛;2004年02期

2 程小牧;自律与形式:看待现代主义的一种角度[J];江海学刊;2002年01期

3 李晓冬;;一本分殊——试论康德思想对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的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胜清;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张公善;;深情呼唤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美学的一种新本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邹巅;咏物诗的发生及其原品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邹巅,肖玉林;《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左平;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陈全黎;;大众文化的快感与政治[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永辉;;朱熹、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4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7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8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胜;“客源”型生态旅游区的主题创作[D];湖南大学;2001年

4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5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谭佳;李泽厚的人生论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期玉;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评析[D];湘潭大学;2003年

8 丑国珍;城市空间的层次及尺度空间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9 江伟贤;现代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成;;追求超越——“风格”的形式主义内涵[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陈舒R,

本文编号:2452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52463.html

上一篇:阿嵯耶观音造像研究  
下一篇:多元的陷阱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9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