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造型艺术中亚审美形态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07 18:57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亚审美形态的造型艺术作品正在广泛流行,同时现代人也习惯用亚审美的眼光欣赏各类造型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社会化生产性,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大众对各类造型艺术的评价、艺术名人在大众心目中的状况以及大众的主要审美渠道。
[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plastic art works in the form of Ainstance beauty are widely popular. At the same time, modern people are used to appreciating all kinds of plastic art works with sub-aesthetic vision.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age, highlight the chatter, socialized and productive. We designed a set of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aesthetic taste of the masses, and analyzed the public's evaluation of all kinds of plastic art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e status of artistic celebrities in the eyes of the public and the main aesthetic channels of the masses.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分类号】:J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苏淮,陈敏,林彬,秦红梅,韩晓云;亚审美形态论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余群;;论文学鉴赏中的“事赝而理亦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魏莉;;以审美的结构来理解音乐的流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4 管龙娟;;郁达夫感伤小说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5 邬双;;高科技与电影美学建构及其悖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常琳;;论“日神精神”在文艺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周海霞,杨运庚;浅论古汉语教学中的美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9 薛文婷;;体育新闻报道审美形态刍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10 周震;;浅谈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借鉴中的文化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尚建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音乐教学范式转型[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正伦;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生军;城市设计诠释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金梅;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张艺谋[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旭;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D];山东大学;2008年

8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9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芳;不止是轻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侯春姿;转型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争鸣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晓君;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红雨;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5 刘明玉;邓安克民族民居绘画艺术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09年

6 范坤;唐代建陵石刻雕塑造型语言的再探讨[D];重庆大学;2009年

7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邢鹏;暴力美学的审美价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宁静;基于生理与心理平台上的审美体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邹一;大众文化的审美存在与审美现代性批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苏淮;论亚审美化——当代流行社会心理的描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尧;张秋尧艺术作品[J];西部大开发;2004年06期

2 林青;留下的和消失的[J];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17期

3 刘青云;刘清云艺术作品[J];景德镇陶瓷;2005年02期

4 张贤根;真理的显现与艺术的不解之谜——对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济桥;“深呼吸——名字年代”五人艺术作品展[J];艺术市场;2003年12期

6 陈嘉映;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几个评注[J];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04期

7 .Γ斯列布霍夫,周启超;艺术作品的时空机制[J];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02期

8 ;卷首语[J];艺术评论;2005年08期

9 田文;真诚是艺术作品的灵魂[J];黄梅戏艺术;2004年04期

10 王鸿敏;艺术作品的情感因素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静;;儿童舞蹈作品与素质教育[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2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黄海澄;;艺术的美与真——从扮演杨贵妃的演员增肥说起[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梁章贤;;桥梁外貌与环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5 刘法民;;西方怪诞理论到中国[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尹庆林;;浅析清东陵石雕艺术的文化包容[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7 陈东煜;;书法艺术批评千字文[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苒苒;;学习他、尊重他——可爱的谢添老师[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9 俞敏华;;从“虚幻”走向“澄明”——评《玻璃虫》的叙事[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10 李艺;;艺术欣赏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丽虹;改革创新精神在艺术作品里生辉[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蔡武;继承与创新并举 不断推出高水平艺术作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李立祥;以牛为题的艺术作品[N];中国文物报;2009年

4 咏梅;皮革造型艺术作品展在首府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马亚娟;一○二团子校学生科技艺术作品精彩纷呈[N];兵团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万迎春 黄华;“有限条件下的创造”艺术作品展亮相云艺[N];云南日报;2009年

7 记者 熊远帆;刘人岛艺术作品首次回湘展出[N];湖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劲光;蔡竹林参观我市文化艺术作品展[N];咸阳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杨晨光 陈瑞昌;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开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左玉茹;解析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之惑[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5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君;艺术彼在世界里的审美狂喜[D];暨南大学;2006年

7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9 王丽;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贤美;关于中国画艺术问题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2 马永W,

本文编号:2454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454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