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卡夫卡与福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10:31
【摘要】:卡夫卡的创作,几乎所有的作品文本,“荒谬”都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频繁 出现,无论是他塑造的人物(个性思想行为),还是人物所处的世界(遭遇和命 运)都有此怪异的特点和压抑的氛围。究竟“荒诞”乃纯粹反映现实,反映他对 世界的理解,还是在解构这个世界的文明?这就涉及卡夫卡体现的是现代还是后 现代精神。卡夫卡之所以倍受重视,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的悲剧,但这个悲剧不仅 仅是因为“工业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导致的“异化”如此简单。尼采说上帝死 了,福柯提出人(主体)也死了,那“谁”在代言?权力机构。福柯对“合理性” 的颠覆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哲学史在他那里开始改写了,给了我们以新思维看 待事物的参考。权力机构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不断的创造、发展,社会为什么荒 谬,有迹可寻。这个发现有一个关键:人为什么身不由己、自然而然深陷其中? 并不是卡夫卡的作品荒谬,而是这个世界在荒谬运作,卡夫卡只是发现了其中的 可悲之处。这种荒谬的运作在福柯那里有着多种专题研究,“权力”是运作的核 心,他积极地探求根源,建构出这个权力机构隐藏的蓝图。 福柯和卡夫卡的契合点在于:卡夫卡凭着细腻的直觉,勾画出“异化世界”, 对世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福柯恰恰是以理性研究方式、主观能动的说清楚了 这个空间。卡夫卡写的是寓言,福柯写的是理论。荒谬的寓言和权力理论让我们 醒悟到人类所处位置。卡夫卡和福柯笔下的人类生存,姑且称之为“谬境”。本 文以福柯的权力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为批评视角和分析模式,针对卡夫卡的作 品文本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的论述: 第一部分,从“不正常的人”的定位为切入点,谈疯癫、性倒错等的界限, 并探讨卡夫卡作品中的疯癫意象。福柯是以后结构主义的方法,从人类面对的整 个大环境为对象入手着力谈权力运作的模式。福柯对性的压迫感同身受。福柯曾 表态,理性的思想应该是多元化的。他对于理性主义思想的严厉批判正是欲以此 为其极具反叛色彩的伦理观念开辟道路。 第二部分,对谬境的质疑是起点,穿插两人对教育模式的观察为例,这是人 类普遍的困境。规训与卡夫卡赢弱性格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犹太人的教育更是重 要的线索。谬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权力的揭示,而是对这种统治术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0-0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秋晓;;以福柯的权力观解读卡夫卡《判决》中的父权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立志;谁杀死了K?[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0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20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