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目光下——当代文学价值评判与世界文学标准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上海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104
【分类号】:I106;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鹰;;当下中国文学之我见——从王蒙、陈晓明“唱盛当下文学”说开去[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01期
2 王彬彬;;关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02期
3 肖鹰;;中国文学批评怪象批判——兼驳“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4 陈晓明;;回应批评:重新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答《羊城晚报》记者吴小攀问[J];文艺争鸣;2010年03期
5 张清华;;人文主义与本土经验——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从肖鹰对陈晓明的批评谈起[J];文艺争鸣;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铮;;语文教学应当追求以人为中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方芝燕;;激情坚守与理性缺位——维特精神的时代性及普遍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周百义;;文学出版如何走出低谷[J];编辑之友;2010年07期
4 张清芳;;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合法性的一种申述——以陈晓明“中国的立场”观为切入点[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04期
5 高胜兵;;《浮士德》对《约伯记》的继承与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倪阳;;毕生经验的浓缩——歌德《遗嘱》一诗解读[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尹星;;阅读世界文学的挑战与对策——大卫·达姆罗什的《怎样阅读世界文学》[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8 罗漫;罪、美、情:《长恨歌》的批罪与审美[J];江汉论坛;2004年02期
9 陈军;陈金刚;;饮食譬喻:中西文论比较新视角[J];江汉论坛;2008年04期
10 高小艳;;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图书版本学研究——以《歌德谈话录》中文译本为例看异质文化的容受[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润生;;智慧的界定及其思维结构再探[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D];厦门大学;2008年
3 陈由歆;话语权力的再生产[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杨莉;拜伦叙事诗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静;歌德艺术观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风景描写及其艺术功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颜红;试论“静穆”的东西方审美理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纲;荀子孝道思想述论[D];郑州大学;2010年
4 毛赫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雪莉;多重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家生存”困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炜;论《墙上的斑点》小说艺术的先锋试验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永;母题理论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文婷;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西北大学;2009年
9 张楠;《亲合力》的伦理维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孙爱萍;安徒生与欧洲童话的现代转型[D];黑龙江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洪子诚;;批评的尊严——作为方法的丸山f[J];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玉;;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赵春;;论台湾电影中的本土经验书写[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南帆;现代主义:本土的话语[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4 高玉;;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5 刘洁岷;;从本土经验向度上论当代诗歌的地域化与化古——以黄斌诗歌为文本对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莫军华;在西方资源与本土经验之间——论诗人王家新的近期创作[J];河池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丁克家;;文明对话视角下的回儒对话[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8 谭桂林;罗京;;本土经验与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界性——关于当下西方现代汉学的一点思考[J];船山学刊;2011年02期
9 章辉;;西方知识与本土经验:中国文艺学三十年[J];人文杂志;2008年06期
10 宋炳辉;;30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冬梅;论虹影小说的本土经验与国际视野[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春;论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电影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4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4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