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宋人视野中的李白

发布时间:2020-04-12 07:57
【摘要】: 宋人对李白的认识与接受与唐人有很大的差别。受唐人盛赞的李白在宋代总体地位不高,颇受冷遇。这体现了唐宋迥异的时代背景、文化特征和诗歌发展的变迁。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从选本和别集这两个角度来考察李白诗歌在宋代的整理与传播。第一节主要根据孙琴安先生的《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中提及的今所见的九家宋代唐诗选本入手,考察李白诗歌在宋代的接受情况。第二节按照时间顺序,以北宋和南宋为界,系统地梳理宋人对李白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概括、论述宋代诗话对李白其人其诗的评价。首先以宋诗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为背景,将“李杜”整体比照,考察宋代李杜优劣之争。其次,论述宋代诗话对李白诗歌的创作旨向、才力性情、渊源承继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评价。第三,主要从唐人与宋人不同的文化心态、人格气质,唐诗与宋诗的审美差异,近体诗在宋代的繁荣昌盛等角度,探求李白及其诗歌在宋代总体上遭受冷落的原因。 第三部分从宋人对李白种种传说的渲染与强化,宋代“谪仙”诗对李白仙名的传扬以及宋人对“李白后身”郭祥正的形塑定位这三个角度来论述李白在宋代诗歌和传说中“谪仙”意义的加强与深化。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华书局《商周金文摹释总集》(全八册)出版[J];语文研究;2011年03期

2 武小靖;;浅谈酒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3 黄礼群;;从民国书店到人民出版事业——中华书局改革经济原因分析(1949—1954)[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4 王福利;孙玉香;;祢衡俳优饶言“云等道”、“锻锡公”语意考析[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5 马荣娟;;从杜诗看诗歌的真实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周勋初;;李白族系之争的时代背景[J];古典文献研究;2002年00期

7 章红梅;;碑刻“策”字校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洪烛;;怎么赞美屈原也不过分[J];星星诗刊;2011年08期

9 李昱;;《四书章句集注》标点举误[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10 鲁力;;魏晋南北朝的龙祥与五德[J];史学月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永贵;;中华书局对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贡献[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2 刘友竹;;对《李白考异录》的三点质疑[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3 肖建新;;论宋代的临朝听政[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宝余;;“清新庾开府”义解——李白与庾信[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郁贤皓;倪培翔;;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6 王辉斌;;李白在安徽研究综述(1949-1993)[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7 唐元;;章句学与两汉儒学风向[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李子龙;;李白与高适的政治得失刍议[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9 刘伯涵;;李白先世新探[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10 彭安玉;;六朝私学的兴盛及其背景探析[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长军;中华书局别玩砸了自己的牌子[N];深圳商报;2010年

2 计亚男;从中华书局重印书引出的话题[N];光明日报;2003年

3 记者 章红雨 王凌;中华书局拟重印138种断档图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见习记者 刘蓓蓓;中华书局巧挖“箱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5 记者 宋娜;中华书局再现最后铅排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中华书局上马“重印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见习记者 孙海悦;中华书局在95家书店庆95岁生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记者 王小琪;季羡林任继愈等出任中华书局学术顾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徐俊;中华书局的良师益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刘蓓蓓;中华书局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张丽华;苏门六君子交谊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华宝;《史记》校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慧霞;卢仝研究(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D];浙江大学;2008年

6 谭黎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晓东;汉唐漕运与军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娟;“沈宋体”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陈忠锋;王莽理想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慧;宋人视野中的李白[D];扬州大学;2006年

2 姚远;中华书局标点本十七史礼志部分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展永福;论李白的诗歌创作与道教[D];青岛大学;2008年

4 陈浩;南朝的社会与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丽华;李白组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旭;唐宋作家并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波;用形象学分析唐诗中的“条支”[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楚利英;宋太祖的治国思想[D];暨南大学;2006年

9 董静;王源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齐琳;20世纪上半叶中华书局古籍出版情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