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知青叙事
发布时间:2020-04-12 11:0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知青叙事的演变,梳理并分析了其主题与美学流变的轨迹与特征及知青叙事的几种类型。对这些叙事策略背后所隐含的社会主流政治话语、创作主体及文学自身发展对知青叙事的诉求进行探讨。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历史流变:知青文学叙事的主题与美学变迁的三个阶段;下篇为叙事学研究:知青文学叙事的三种叙事模型。 在引言中,对选题的宗旨、前人对知青文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价值作了简要概括。 上篇梳理分析了知青叙事从“文革”历史现场、一度反思、二度反思三个历史时段来考察主题与美学的变迁,知青叙事的主题变迁为:“文革”中主流叙事对知青运动的歌颂和赞美,边缘叙事对知青运动的质疑与否定,“伤痕”叙事对知青悲惨命运的倾诉,“悲壮青春”叙事对知青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张扬,90 年代以来对知青运动的叙事变构。美学变迁为:从“文革”历史现场主流叙事的革命崇高品格,到“伤痕”叙事、“悲壮青春”叙事的悲剧品格,再到90 年代以后的滑稽、荒诞品格。 下篇用叙事学的理论从叙事情节、叙事视角等方面对具体文本进行具体解读分析,知青叙事可以分为三种叙事模型:青春叙事、传奇叙事、变构叙事。其中,青春叙事包括感伤型和悲壮型。变构叙事包括边缘人物叙事视角和以心理和情绪为中心的叙事结构两种叙事。 结语总结了撰写论文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与困惑以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7
本文编号:2624648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红梅;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晓莉;苦难与温情—论曹文轩小说中的“文革”书写[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4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