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人格理想与样板戏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0-04-13 15:03
【摘要】: 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环顾“毒草”丛生的文艺领域,唯独样板戏不但没有面临批判之虞,反而成为毛泽东心目中“无产阶级新文艺”的理想范式备受恩宠,并因此获得无上超凌地位而独步中国舞台。 毛泽东挑剔的眼光,何以单单对样板戏如此情有独钟?一个很直观的原因是,样板戏本身满足了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新文艺”要具备“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的基本要求。更重要或者深层的原因是,它不仅符合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和政治斗争的实践需要,而且承载了贯穿毛泽东革命生涯的以塑造理想人格为内核的文化革命理想。 本文的主要任务便是阐释样板戏如何表达毛泽东的人格理想这一问题。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等三个主要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毛泽东与样板戏的内在关系。结语主要评价样板戏在表达毛泽东人格理想中的作用。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毛泽东人格理想的内涵及其演变,指出思想、道德是其理想人格的两大主要内容。第二章论述样板戏如何改造人的思想,指出用无产阶级思想统一国民思想是样板戏编创者的强烈愿望。为此,样板戏采取了突出阶级斗争主题,弘扬阶级感情,强化工兵舞台中心地位等措施。第三章论述样板戏如何塑造人的道德品格,并对道德理想进行了乌托邦想象。同时运用革命浪漫主义以及“三突出”创作原则,浓墨重彩塑造了一批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利用这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理想楷模作为精神导师,引领国民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第四章论述样板戏对忠诚品质的过份强调,以及对个人崇拜的推波助澜。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本文编号:2626123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克懿;“样板戏”话语对传统戏曲话语的传承与偏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范玲娜;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吴迪;叙事学分析:样板戏电影的机制/模式/代码与功能[J];当代电影;2001年04期
4 肖南龙;论国民性改造是毛泽东晚年思想发展的主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颜敏;“文革”的历史叙述——论“样板戏”的文学剧本[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刘忠;“样板戏”文学的审美效应与乌托邦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刘艳;京剧的写意特征与“样板戏”的英雄形象塑造[J];文艺研究;2001年06期
8 彭松乔;“样板戏”叙事:“他者”观照下的女性革命神话[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永丽;样板戏的叙事策略论析[J];云梦学刊;2005年03期
10 江腊生,虞新胜;论样板戏中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虚构本质[J];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626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