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甲寅》月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0-04-14 08:07
【摘要】: 章士钊于1914年5月日本东京创刊的《甲寅》月刊,成为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和留学日本的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民族出路与表达个人思想的公共话语空间。它是对清末民初社会启蒙思潮的理性反思和扬弃,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是《青年杂志》(第二卷改为《新青年》)问世前欧洲进步思想的主要传播阵地。《甲寅》月刊中的文学创作因新思想的注入而扩展了空间,注重以个人体验为本位,无意识中对新文学的倡导,都为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和五四新文学“人的文学”观的确立做了很好的铺垫。章士钊与陈独秀共事革命、共办刊物的背景,《新青年》早期在政治理念、办刊宗旨、撰稿人队伍、栏目设置、广告刊载、文学观念变革以及注重学理的精英倾向等方面,都与《甲寅》月刊有着渊源关系,《甲寅》月刊直接催萌了新文学。 本文运用“文学的整体观”进行考察,把清末民初至五四时期思想与文学的演变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试从政治——思想——文学入手,对文本展开,进行逻辑梳理。通过对清末民初启蒙思潮对于《甲寅》月刊至《新青年》影响嬗变轨迹的梳理,对章士钊和陈独秀努力开拓和贡献的考察,两刊物在办刊宗旨、撰稿人队伍、栏目设置、广告刊载、文学观念变革等方面渊源关系的展现,对《甲寅》月刊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进而理清《新青年》对《甲寅》月刊与清末民初启蒙思潮的承继与超越,《甲寅》月刊催萌了新文学,新文学的立场与空间格局的形成,通过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构建了新文学的理论并形成了文学批评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明飞龙;;现代文学期刊“塑造”作家方式的发生——从《小说月报》“塑造”冰心说起[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2 孙放远;赵亚宏;;苏曼殊“三次出家”考及出家深层原因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明宇;预告、呈现、揭示[D];苏州大学;2012年

2 张瑜;1916:新文学发生的年代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伦文;近代在日中文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