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疯狂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婉瑜;《安娜·卡列宁娜》和《红楼梦》人物形象之类型学比较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年S1期
2 蔺春华;;王蒙的中道原则与文学批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刘世剑;作为背景的小说时间的设置[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2期
4 冯文楼;;试释贾宝玉的“人论”——与《聊斋志异·婴宁》的互证[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5 张毅蓉;“原型”与《红楼梦》爱情故事的“新范式”[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6 李厚琼;;尤二姐形象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许祖华;;《红楼梦》的艺术资源与史传传统——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传统溯源[J];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齐学东;;索隐派的旧版翻新——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秦立;赵丽萍;;任是无情也动人——论红楼人物薛宝钗的现实美[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齐裕q;21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之展望[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志军;;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风格为考察中心[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国学;《红楼梦》的宗教书写分析与探源[D];南开大学;2009年
4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兴凤;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黎艳;《红楼梦》英译本的文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王金凤;跨语境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海燕;论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莹;贾宝玉、杜少卿“叛逆”说新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宇霞;《红楼梦》优伶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桂奇;中国小说评点传统与王蒙《红楼梦》评点[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蔡灵美;《红楼梦》悲剧层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祁海燕;论《红楼梦》的神异叙事[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涛;由来同一梦 得失寸心知—《红楼梦》后四十回再辨[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