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刚;王又平;;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2 郎朗;;刍议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意义[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9期
3 张均;;当代文学的现实与“现实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4 金生翠;王源;;甘肃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分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5 王晓宁;吴建利;;论当代文学与中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S1期
6 王锐;;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J];才智;2017年31期
7 郭承武;;现当代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特征[J];现代交际;2018年03期
8 邓萍;马会娟;;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译介和接受:1949—2015[J];外国语文;2018年01期
9 周磊;;山东当代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与研究[J];民族翻译;2018年01期
10 李晓梅;;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J];江汉论坛;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政超;;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2 张舟子;;从“拿来”到融入——基督人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A];东方丛刊(2008年第4辑 总第六十六辑)[C];2008年
3 张福贵;;两种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质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5 荣跃明;;当代文学的“文化转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6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王本朝;;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格非;张柠;;当代文学的精神裂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9 谢廷秋;;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报告[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董志强;;当代文学之世纪末鸟瞰——从文学观念看文学的演变[A];东方丛刊(1996年第4辑 总第十八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尹玉珊;“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陈才;伟大的作家和作品无需参照物[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鹏禹;当代文学:走出去,还要走进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
4 冷霜;当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N];海南日报;2019年
5 程光炜 魏华莹;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分期、研究和史料建设[N];文艺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金涛 实习记者 郭铂;当代文学与当代艺术相互助力[N];中国艺术报;2019年
7 主持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张君成;文学出版:当代文学将成主战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8 陈才;当代文学何必拒绝明星作家[N];中国青年报;2009年
9 杨毅;倾听当代文学的潮汐[N];中国艺术报;201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 刘江凯;当代文学的“当代性”与“国际化”问题[N];文艺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2 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5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海燕;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坚;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阮氏妙龄;越南当代文学的“他者”与“同行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特日格乐;乌兰牧骑与蒙古族当代文学[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钟媛;冯雪峰的编辑实践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D];南京大学;2015年
4 何叶;童年期儿童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文本接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高敏;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散文选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彼蔚;改写与操纵:小说《金陵十三钗》西班牙语译本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杜娃来;内蒙古当代文学在蒙古国[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许婧;当代文学媚俗倾向的原因探析[D];扬州大学;2013年
9 陈雪;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志勇;“写真实”理论在当代文学体制内的境遇考辨[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9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