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复古派盟主王世贞
发布时间:2020-05-25 05:40
【摘要】: 明代“《史记》学”在与心学思潮和资本主义萌芽等时代因素结合下,以特有的方式走入文人们的视野中。明人从史评、小说等文体方面开启了研究《史记》新的一页。《史记》“文”的性质研究到达了一个顶峰,以至清代称为“流于虚”。 《史记》在明代的繁荣与复古派的倡导息息相关。复古派在明代文坛上活跃了前后近百年,始终以《史记》为经典摹拟对象,但认识上的偏狭使他们流入剽窃字辞、妄言肤浅的境地。王世贞是明代“《史记》学”大家之一,独领明中后期文坛二十年,也是复古派后期的领袖。他的“《史记》学”,一方面致力于对复古派学习《史记》方法的纠正,一方面也顺应时代思潮,.注重从文体上对《史记》进行研读,并以盟主身份影响了他周围的文人们,广泛地传播了《史记》之创作精神。 本文以王世贞的“《史记》学”及其影响为考察目标,在分析复古派“《史记》学”缺陷的基础上,发掘王世贞挽救“剽窃摹拟”之风的作用。同时融入明代心学兴盛的时代背景,分析王世贞对《史记》认识的特殊性以及从文体方面对《史记》的再创造。通过比较王世贞与他周遭人物的“《史记》学”,引申出王世贞“《史记》学”在散文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在“《史记》学”研究上的贡献。 绪论部分是研究综述的性质。主要阐述明代“《史记》学”研究现状、王世贞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解决难点。从而判定王世贞“《史记》学”在《史记》接受史研究上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学术界出现的空白。 第一章从明中期整个时代对待秦汉文章的态度、复古派对待《史记》的极端性,以及复古派内部成员进行的自我拯救出发,引出王世贞“《史记》学”具有自觉的反省性质和改良性质。 第二章主要论述王世贞从文体和内容方面对《史记》的认识,同时分析他晚年“《史记》学”的相关特点,看其对早年《史记》人物事件评论继承和改变的一面。 第三章以王世贞为中心,分别选取与之同时代的、与之密切交往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三个人,通过比较他们对待《史记》之态度,揭示整个时代散文发展之趋势。 第四章从纵向时空分析王世贞“《史记》学”对复古派散文创作的影响以及对整个“《史记》学”研究史的贡献。 结论部分是一个总结作用。简单总结以上四章的观点,让读者对该论文有一个总体纲目的脉络把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7965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丹;古代诗人接受《史记》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9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7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