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集》校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华;;浅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1期
2 杨莼;;谈谈《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吕惠君;;略论陈其元及其《庸闲斋笔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4 余霞;;论《豆棚闲话》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J];作家;2011年16期
5 夏长青;;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王忠禄;;论吕碧城的海外词[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1期
7 黄良全;;论白桦的政治抒情诗[J];职大学报;2006年03期
8 蒲向明;;论《玉堂闲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1期
9 李华娟;;论李商隐的骈文[J];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10 许文君;;谢枋得北行诗作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英;;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杨德;;试论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及价值[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周华;王修文;;浅谈《夜走灵官峡》的艺术特色[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刘新民;;《古舟子咏》主题及艺术特色浅论[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张成坤;;浅谈丁宝桢诗词的艺术特色[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雷河清;彭剑青;;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探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吴飒;;走入“绿房子”的深处——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绿房子》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管窥[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9 周邦良;;首届全国蒋士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10 章燕;;两种诗歌传统的交融——从《墓畔的哀思》诗群看屠岸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海燕;华西村特色艺术团的艺术特色[N];中国特产报;2002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沈好放 主旋律创作应有独到艺术特色[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3 榕江县文化馆 欧安祝;榕江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要力石;《三国演义叙事艺术》讲述“三国”的艺术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路娴;浅谈《雪国》的艺术特色[N];山西日报;2004年
6 何镇邦;良好的创作心态与鲜明的艺术特色[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史涌涛;彰显云冈文化艺术特色[N];大同日报;2010年
8 刘国彬;泰山压脊不折腰——浅析电影《詹天佑》的艺术特色[N];解放军报;2002年
9 邓晖 李发中;秦岭新作《弃婴》的艺术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李齐云邋记者 涂冰;精益求精 突出文化艺术特色[N];宜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宏;萧颖士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赵新顺;新文学的书写规范转向[D];河南大学;2006年
3 吴冠文;谢灵运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于海鹰;查慎行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丁恩全;孙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铭;李开先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贾立国;宋前咏侠诗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晓梅;战国匕首——韩非子寓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杨海凤;袁枚《子不语》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何云;论张籍的近体诗[D];安徽大学;2007年
5 崔路;《聊斋俚曲集》新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武海军;《寓真轩诗钞》校注[D];广西大学;2005年
7 刘燕燕;“大历十才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李雪梅;欧阳修散文分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杨学东;《列子》寓言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10 张璐;从性灵文学思潮看郑板桥诗歌[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0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