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明初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20:07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启诗歌理论主张及其明初创作实践的全面考察,结合明初的政治环境与高启的个人遭遇,对高启入明以后文学思想的变化进行研究。文章系统地探讨了高启的诗歌理想,并揭示出其与明初创作实践之间三个方面的落差:一,其“自适”的创作目的在明初逐渐消逝;二,其诗歌审美强调“格”、“意”、“趣”兼具,但是到明初却始终徘徊于重“格”与达“意”的矛盾状态之中;三,辞官之前,其诗作或歌隐逸之志,或颂朝廷之光,而辞官回乡之后则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在创作主题上表现为“山林”与“台阁”的双向失落。文章的主体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重在说明高启明初所面临的士风与文风,指出当时士风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压制”,而文风则在开国初期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呈现了“崇尚质朴”的倾向。第二章重在阐释高启的诗歌理想,通过考察高启的诗学理论表述,从创作目的、审美取向、创作途径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其诗歌理想。第三章重在论述入明以后高启文学思想的变化。通过分析高启入明后诗歌作品,阐述了他入明七年“自适”情怀的消逝及其在南京为官时场面诗作的重“格”倾向;最后分析了他辞官回乡后的大型组诗《姑苏杂咏》,指出他此期诗作思想上的散乱和体式上的零杂。这反映出其“山林”与“台阁”理想的双向失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80680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自斌;;近十年明诗研究综述[J];语文知识;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680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8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