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旧文化情结”
发布时间:2020-06-03 10:08
【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和作家。他学贯中西,在小说、散文、诗歌、批评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他一度与鲁迅齐名,并被誉为“中国的卢梭”。他是以小说创作登上中国现代文坛的。从一九二一年七月发表《银灰色的死》开始,到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发表最后一篇小说《出奔》为止,在历时近十五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郁达夫共创作中短篇小说四十七篇。他的小说曾经在二十年代风靡一时,形成一股“郁达夫热”。但是,由于郁达夫创作的复杂性以及他曲折的人生经历,郁达夫的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评论者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毁誉掺半。新时期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角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界对郁达夫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除了重新评价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外,郁达夫研究呈现出向纵深发掘与全面拓展的特征,对于传统文化与郁达夫的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拟从文化冲突的角度研究郁达夫的“旧文化情结”,并藉此重新审视同时代的作家,让读者体会到文化转型的艰难和人生理想难以协调的苦闷。并试图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根源,揭示其普遍意义、现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694671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旭东;鲁迅与中国文化传统[J];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2 莱昂内尔·特里林;陆谷孙;曾道中;;弗洛伊德与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3期
3 柳应明;沉沦、放逐与逃亡——论郁达夫“自叙小说”的主人公形象[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69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9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