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
发布时间:2020-06-03 14:11
【摘要】: 张采与艾南英的论争,长期以来被视为“陈艾之争”而受到学界关注。这次论争是发生在明末文坛势力重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学事件,直接牵涉到明末文学社团格局的演变以及明清之际整个文坛风尚的走向。本文是对这次论争的专题研究,从论争的具体缘起、经过、结局,到论争主角的思想根源、文学宗趣,以及与明末文学演变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翔实的梳理和考辨。 在详细考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张艾之争”: 论争在复社一方的主角不是陈子龙而是“二张”,尤其是张采,宗秦汉还是宗唐宋的定位是对论争性质的曲解。 “张艾之争”与复社的酝酿、诞生、崛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张、艾论争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微澜初起:应社催生论争局面;其二,并驾齐驱:广应社冲击豫章势力;其三,尘埃落定:复社终结“张艾之争”。 张、艾在思想理路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为学之旨上,张采朱王并尊,艾氏独尊程朱;治经之路上,张采融会汉宋,艾氏墨守宋儒。这是论争根源所在,体现了明清易代之际文社领袖在求解与探索为学和治经思路上的混乱与不统一。 张、艾在尊经复古理念、崇尚古文经典等方面存在共识,然而分歧也是非常明显:在复古渊源上,张采历代兼宗,艾南英文必台阁;在创作理念上,张采强调“振兴于世”,主张直接取法秦汉文,艾氏重视“神理”、“义法”,主张为文由唐宋入秦汉。 文社领袖的崇高威望,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成功的“统战”策略,形成于“张艾之争”的过程中,反过来又直接决定了张、艾论争的结局,对复社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文学社团的发展趋势。 总之,“张艾之争”关乎晚明士人运动和明清之际文学演变的大浪潮、大格局。研究意义,不可轻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9494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宗美;复社的文学思想初探——以钱、张、吴、陈等为对象[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694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9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