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曹丕曹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4:57
【摘要】: 文学史家称魏晋文学为“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是一个从酝酿新变到繁荣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的阶段。建安文学为这个多姿多彩的文学阶段开启了灿烂的第一章,并深刻地影响着魏晋时期乃至于后世的文学发展。提到建安文学,最先要讲的应该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的文学成就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和我国文学的发展,都曾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历代文学研究者都很重视对三曹的研究,三曹比较研究也是建安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曹丕和曹植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家庭,有同一父母,但因才情禀赋的差异、人生遭遇的不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各有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二曹相对于三曹而言更具有可比性。曹丕诗歌研究,相较其弟的诗歌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不足;关于二曹的比较研究方面,所论者都较为笼统,或者只是针对诗歌成就或者文学思想的某一方面进行笼统的比较,比如对曹植曹丕的辞赋散文等作品的研究,少有专著对此论述,此方面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并未有人从诗赋作品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当然也更没有人从整体上系统的对二曹进行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本文在回顾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曹思想及诗赋作品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比较,以期对二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新建;曹丕诗歌与乐府[J];安徽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2 王昌猷;;论三曹诗主“气”及其风格差异[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张亚新;;曹植文学思想概说[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4 蒋立甫;论曹植赋的继承与创新[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傅正义;“三曹”诗歌异同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6 顾农;曹丕的赋体革新试验[J];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7 张石川;曹丕“文气”说考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陈飞之;再论曹植的游仙诗[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张蕾;;曹植妇女题材诗作鉴赏异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夏传才;论曹丕政德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曹丕集注》序[J];河北学刊;1986年06期



本文编号:2720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20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