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叙事文本的形式创造
发布时间:2020-06-20 18:14
【摘要】: 萧红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独特到难以找到适合她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文体的角度对萧红的叙事文本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真正适合她的研究方法,得出和作家创作风格相熨贴的结论。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叙事主题话语的角度对萧红的叙事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作品中存在三类话语系统,即抗争主题话语、人性悲悯话语与自我言说话语。三类话语系统贯穿于萧红的创作全程并相互交织,以自我言说话语进行统一。由于拥有自我言说的话语空间,萧红的创作显得比较自由,一方面关心国家大事与民众疾苦,另一方面又保留独立的自我。 第二部分从叙事视角的角度论述萧红作品中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整合情况。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视角在作品中的种种表现,包括丰富的色彩感、物与人的平等关系、人物出场安排的稚真、独自、词语的反常使用等等。指出在萧红的叙述中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是相互交织的,正是因为她不断变换叙述角度,才使文章具有复调的美。 第三部分从叙事文本的角度分析萧红的作品。就萧红小说散文化倾向和散文小说化倾向进行论述,并且对这两种不同的文体样式进行区分:把她写自己生活的实录文字和一些回忆录划为散文;把带有虚构和艺术加工,带有明显小说特征的作品视为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722779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丹;萧红与姜敬爱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2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2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