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旷适人生
发布时间:2020-06-21 14:11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得到了当时及后世众多知识分子的喜爱,不仅仅在于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更在于他“最深于性命之际”,但以往的学者往往将苏轼的这种人生性格归结为达,而笔者认为从苏轼人生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他的处世哲学、文化性格、审美情趣以及苏轼性格的成因来看,苏轼的主要人生性格应为适。而且“达”指向苏轼性格的时候,与“旷”是同义复用,都指苏轼性格中这种善于内省,对是非、荣辱、得失的超越。而苏轼性格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体,如果“旷”、“达”是指苏轼性格中超越性的部分,那“适”就是苏轼性格中现实性的那一部分。同时苏轼性格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从现实到超越再到现实(回归)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还只是行为上的放达,是通向“适”的路途上的一个阶段,而“适”才是心灵的适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24182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明玉;苏轼贬谪期间书信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吴彩虹;苏轼书学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高娃;苏轼书画理论美学思想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4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2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