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文学看唐宋女子的清明节情结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艺;;论古典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2 徐芸;;浅谈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文教育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李泽琴;;唐诗中的巴蜀印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4 华玲;;亮丽夺目 宝黛同辉——《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姚芳;;论《晋书》女性形象塑造手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潘洞庭;李异飞;;马修·阿诺德文学功能观的语境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赵倩;;戏仿在中国文学中的历时性承继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高日晖;李欣;;论古典文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9 华玲;;骨格清奇非俗流——解读宝玉[J];华章;2011年19期
10 张慧芳;;深山中的两朵奇葩——元末两部子书的比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海热提江·乌斯曼;;维吾尔古典文学特点浅探[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2 赵辉;;以市场经济的心态对待古典文学事业[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静;;中华吟诵的前生今世——兼论吟诵在语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岳淑珍;;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育人[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胡晓明;;大学文化与古典文学[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冉砚农;;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上讲话[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祝贺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阮堂明;;陈寅恪的李白观述论[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九香;;郭沫若的历史人物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10 章宏伟;;毛晋刻书活动考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阎蓉 实习生 李洁;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唐莹 张琨;古典文学是“热”还是“冷”?[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董乃宾 上海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孙明君;古典文学的另一种边缘化[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游戏艺术中心主任 庞帮本;可以从古典文学中找灵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记者 樊国安;《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辞典》出新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董达峰;年历片上的古典文学题材[N];中国商报;2002年
8 ;中医学与古典文学[N];世界报;2008年
9 平子;作家应加强古典文学修养[N];北京日报;2001年
10 陕西师范大学 李永平;古典文学传播研究刍议[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继勇;《续日本纪》所载赴日唐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张胜利;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7 罗陈霞;宋代小说与宋代民间商贸活动[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晓岗;新小说的兴起[D];吉林大学;2010年
9 吴世勇;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曲琨;范摅《云溪友议》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晓云;从古典文学看唐宋女子的清明节情结[D];燕山大学;2008年
2 朱一飞;“以”字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赵亚敏;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古典文学教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2年
4 罗亚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5 王晶;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秋韵;有关连句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林树京;一条新的古河:古典文学对周作人影响的基本脉络[D];兰州大学;2007年
8 钟雅茜;“义”概念的日本传播及其意义变迁[D];中山大学;2010年
9 曾甘霖;古典文学中的镜意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宋秀芝;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归化与异化[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7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7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