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试论孙犁晚年审美思想

发布时间:2020-08-23 15:39
【摘要】:20世纪40-50年代曾以《荷花淀》、《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作品蜚声文坛的小说家孙犁,在“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之后,从1978年到1995年,以其独具一格的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写作时期,显示出旺盛的写作实力和富有个性特色的思想艺术。本文尝试以“晚年”的视角出发审视孙犁,从三个方面探讨晚年孙犁创作所蕴含的审美思想:一、晚年孙犁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二、晚年孙犁的现实主义美学转型;三、审美思想转型的表征。把晚年孙犁的作品进行系统的细读,会发现,孙犁在复出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文化素养的积累过程,试图从古人身上寻找修身养性的启迪,探寻人生哲理。晚年孙犁以传统的道家美学为基质,追求“自然”、“平淡”、“赤子之心”,同时汲取儒家美学的精华,将传统的美学精神灌注于当代文化语境中,建立了儒道互补的整体结构。在对中国传统美学深度阐释的同时,晚年孙犁还从以鲁迅为代表的正视现实、解放人性和人生的现实主义美学提炼真髓,对现实主义美学进行了重倡和深化,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底色,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导的潜在的美学体系,在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背景下,呈现出了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相融合的特点。当年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的孙犁,内心隐臧着深深的困惑、感伤和绝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中国大陆出现了多元的文化市场,通俗文艺勃然兴起,原有的道德规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孙犁晚年在当代文化艺术和美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对这种美学界称之为“审美文化”的现象进行的批判,正是他对当代审美文化的一种回应。晚年的孙犁,将其审美思想的建构放置于自身的创作与对中国文学和美学理论的研究上,在美学思想上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平凹;孙犁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3期

2 郭志刚;孙犁散文的文学史地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亚丽;遗世独立 彰显“自我”——孙犁散文的创作之路[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冯健男;;孙犁风格浅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 周水涛;略论孙犁的作家人格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渡边晴夫,蒋锦文;孙犁的复活──从“文革”到再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0年04期

7 张学正;说不尽的孙犁——孙犁研究的回顾与期待[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来华强;论孙犁晚年散文创作的美学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4期

9 滕云;;孙犁研究新声息——孙犁创作学术讨论会随想[J];文学评论;1989年03期

10 丛正;晚年孙犁简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801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1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