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实的文学理论:意义及其限度——“泛理论”与“反理论”时代文艺学的历史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启超;;在反思中深化文学理论研究——“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斌;《文讯》杂志与台湾当代文学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同成;量化考评制度与学术人的著作权惯习[D];上海大学;2010年
8 修倜;论喜剧性矛盾的结构特征与精神特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岳璐;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明星生产与消费[D];武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真;批判研究的视点:我国广播电视30年体制改革评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娟;电视奥运报道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扬[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盛楠;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公共空间”建构构想[D];郑州大学;2009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肖W
本文编号:280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0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