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语言实验”看当代文学行文措辞学

发布时间:2020-11-11 14:44
   自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涌现出一批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创作潮流,这批改革者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学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重新界定、组装。我们将他们在语言符号层面进行的这种特殊追求和改革称为“语言实验。语言实验反映出了当代文学语言中出现的新的趋势,体现出写作者写作思维和审美追求的变化,是值得写作学研究的对象。 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语言实验”现象进行论述。第一章对文学“语言实验”现象及学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现状进行溯源。第二章对传统修辞概念和写作措辞学概念进行比对,指出二者的差异,并讲写作措辞概念引入“语言实验”研究。第三章,通过详细地文本细读,从词汇、句子、句群、标点、语言风格等不同层面对当代“语言实验”标本进行解读、归纳,进而指出其类型。第四章在细读的基础上,对“语言实验”现象中出现的种种新变革进行模型提炼,寻找它们产生的原理与机制,推出当代文学写作和一般写作在措辞中的差异。第五章进一步探究“语言实验”中体现出的时代、哲学精神,以及写作者的审美追求。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学“语言实验”溯源
    第一节、“语言实验”——语言的自觉
        一、“语言实验”——文学语言世界的锋利转变
        二、“语言实验”产生的历时因素——汉语自身的演进
        三、“语言实验”产生的共时因素——西方理论的译介
    第二节、“语言实验”研究述评
        一、“语言实验”学术研究现状
        二、“语言实验”学术研究与写作学
第二章 作为措辞现象的文学“语言实验”
    第一节、传统修辞概念
    第二节、写作措辞学与“语言实验”
        一、句子生成的动态过程
        二、写作措辞学——措辞为语境而展开
        三、写作措辞学观照下的“语言实验”
第三章 文学“语言实验”措辞分析
    第一节、活跃的词汇
        一、创造新词
        二、旧词新用
    第二节、新奇的句子
        一、繁复叠加的句子成分
        二、矛盾拼合的语义搭配
        三、变形拉伸的超常描述
        四、恣意汪洋的绮丽想象
    第三节、非逻辑的句群
    第四节、灵活的标点
        一、标点的强化
        二、标点的弱化
    第五节、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杂糅多变的语言
        二、高度生活化的语言
第四章 文学“语言实验”的措辞形态变异特点
    第一节、历时和瞬间
        一、反常的语义组合
        二、反常的语序
        三、反常的语链
    第二节、封闭和开放
        一、材料的开放性
        二、语义的开放性
    第三节、美感和真实
        一、想象的真实
        二、语言的真实
    第四节、“语言实验”体现的措辞学原理
第五章 文学“语言实验”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第一节、现代精神——语言的非理性
        一、文学语言陌生化
        二、表现世界内在化
    第二节、后现代精神——语言的不确定性
        一、语言本体化
        二、语言开放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子平;;得意莫忘言[J];上海文学;1985年11期

2 邓小琴;关于实验小说语言及其研究[J];语文研究;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2879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79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