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艺美学之“体妙”说
【文章目录】:
(一)
(二)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亚明;老子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罗先汉;关于广义信息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余卫国;论中西形而上学本体论及其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罗尧;庄子论命与生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袁济喜;神会与妙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学范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乔建;静照与飞动——论宗白华的艺术哲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鑫;张永伟;;老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沧桑;2007年01期
8 韩琳;刘康乐;;《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苏铁生;刘宗永;;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看《老子》的美论[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米靖;老子论教育[J];中国道教;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殷;命门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9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耿波;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3 林泰显;《老子》政治观与社会伦理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孙圣河;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刘银昌;《焦氏易林》四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正海;魏晋自然观与山水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丁梅;论阮籍价值观对其美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10 汪小英;道、超灵和二重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82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