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机械复制还是数字复制——对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辨析

发布时间:2017-04-14 12:08

  本文关键词:机械复制还是数字复制——对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辨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们习惯于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定位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身份。实际上新媒体艺术依托的是数字复制技术,它与本雅明讨论的机械复制分属于艺术复制的不同阶段,从复制原理、复制功能到价值意义存在着一系列重大差异。简单沿用机械复制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将无法正确把握新媒体艺术基于数字复制技术的整合功能而形成的多元兼容、和而不同的基本文化品性。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机械复制 数字复制 本雅明 复制技术 艺术复制品 文化身份 艺术作品 艺术审美 艺术品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没人知道新媒体艺术确切的问世日期,一般认为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算来也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在文化艺术的家族中,它仍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婴儿”。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身份,我们已知道它的母亲是“艺术”,而它的父亲是“技术”,确切地说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忠;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丁升华,陶水平;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情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陈中文;论大众文化的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马友平;本雅明的“灵韵”(aura)理论与现代艺术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张品良;;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的转换[J];当代传播;2006年05期

7 万书辉;;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经典生产问题[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8 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9 李衍柱;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10 李霆鸣;;汉语写作的视觉转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钢;许宁;;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解析[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2 黄凤祝;刘丽荣;;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本雅明的政治哲学[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张t熁,

本文编号:305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5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