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
本文关键词: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努力, 标榜并正在不断实现着艺术与当代大众的广泛对话, 其基本核心是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趋近和认同, 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由此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大众化努力, 在与大众对话进程中将成功地架设艺术自身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 日渐改变艺术的传统职责, 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现实生活方式向艺术活动、日常生活经验向艺术经验的“跨越”。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审美文化 艺术变迁 大众对话 跨越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后20年中国文艺美学理论建设及其范型转换”(03BZW010)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艺术和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是当代审美文化领域中一个最为明显的现象。作为当代文化的直接成果及其精神/价值隐喻, 当代艺术在人类审美文化实践意义上, 不仅在自身内部激化出前所未有的话语形式并产生了空前复杂的艺术张力运动,而且由当代艺术及其时代变迁所隐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3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5 朱仁普!北京,100044;21世纪室内设计展望──回归自然的理念[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张云军;英国文学中的哥特式因素与哥特式小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亚娟;游戏不等于后现代主义——与廖久明商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卿笑天;;摭谈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艺术[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马汉广;后现代的多重意义探讨[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10 卜伟才;追寻自我的旅程——《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主题意蕴[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梁婷;杨义行;;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中国的流变及其影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张振华;秦玉兰;;电影美学:步入新世纪的困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2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刘朝谦;中国古代的技术与诗[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9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童话中的现实与现代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亚平;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4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志军;历史的中间物——1925—1930年间中国革命小说的描述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吉磊;现代影像对艺术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于鲸;后现代主义的回响:《百年孤独》与’1985寻根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伯特·马斯韦尔 ,林小平;论米罗[J];世界美术;1980年02期
2 邵大箴;美术中的超现实主义[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3 克莱默 ,林小平;现代派艺术大势去矣[J];世界美术;1981年03期
4 斯·梭罗门 ,齐宙;现代主义的特性:作为当代艺术的电影[J];世界电影;1981年03期
5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曹剑;;一九四五年以来的美术运动[J];美苑;1981年02期
6 吴祖光;;江山代有才人出[J];读书;1982年06期
7 阿巴迪 ,帕克芒 ,马淑懿 ,关崇恩;今日艺术[J];世界美术;1983年01期
8 霍斯特·利希特,孙龙生;西德美术三十年[J];世界美术;1983年02期
9 奥多·F·沃尔夫 ,鲍玉珩 ,公品;德国、意大利和美国平分秋色——西班牙、法国、英国、加拿大急起直追[J];世界美术;1983年03期
10 艾斐;论“荷花淀派”的艺术变迁[J];当代文坛;198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探寻综合材料在水彩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张东钢;;概述表演基础教学过程中的诗性渗透[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王瞻宁;刘虹弦;;“信息图解化”现象及其正负效应透析——兼论“读图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感[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欧阳巨波;;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师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葛颖;;带果仁的巧克力——论“大众电影”的形态[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保护长城书画义拍义卖作品征集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8 夏大川;;关于漫画理念的思考[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李峻;刘晓刚;曹霄洁;;现代科技革命与数字媒体艺术互动发展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主题工作室(IDEA STUDIO)[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歌;西门子卓越的“文化计划”[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黄河鸣;切近与疏离[N];福建日报;2000年
3 禹群 王美清;引进与创造[N];美术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乔笙;“你去上海吗?”[N];美术报;2000年
5 胡元麟;新瓷收藏正当时[N];深圳商报;2000年
6 周濂;重见天日的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朝戈(画家) 丁方(画家、评论家) 王伟芳(评论家) 颜慧(本报记者);当代油画中的人文精神[N];文艺报;2000年
8 尹吉男;没有问题的艺术史是否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赵晨钰;《中西艺术精神的缘起——中国先秦与古希腊艺术之比较研究》简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陈泱;异域艺术传播的途径[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纵;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丹;重要的不是结果[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轶;中国艳俗艺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建明;中国新表现主义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杞峰;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5 汪凌;超文本语言·当代艺术视觉新经验·新青年[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炜;略论当代艺术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颖娟;图谋之后[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国俊;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当代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谢慧峰;油画创作个性的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