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公共性
本文关键词:公共艺术与公共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来看 ,艺术作品是在一种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艺术生产具有两个基本的意义 ,生产过程和作品呈现 ,而呈现是由生产过程决定的。艺术活动是不断创造并维持与其他人的关系的一个过程 ,艺术在这些关系中生产自身。这些关系是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 ,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们构成了物质生活的内容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制约着精神生活 ,包括艺术作品的生产。存在是社会性的 ,而意识是社会自身生产的结果。在公共艺术的生产中 ,社会的作用远远超过艺术家的个人活动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下 ,更呈现为一种经济关系。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艺术生产 赞助人 艺术家
【分类号】:J02
【正文快照】: 公共艺术与公共性并不是一个概念 ,尽管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近些年来 ,对于公共艺亚历山大·考尔德 ,《高速》(LaGrandeVitesse) ,1969年 ,钢铁 ,密歇根州大瀑布城范登堡广场术的讨论比较热烈 ,公共性的概念不时穿插其中。公共艺术的概念其实比较简单 ,即公共场所的长期置放 (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李倍雷;;中西美术的画理意味的比较研究[J];书画世界;2009年06期
10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5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肖平;基于DM642的“行人”语义提取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2 孙明胜;;反思艺术的公共性:从实践出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3 ;编者心语[J];装饰;2003年10期
4 冯原;空间政治与公共艺术的生产[J];美术观察;2003年07期
5 钟远波;;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沿革[J];艺术评论;2009年07期
6 杨玲;;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家·公众[J];艺术评论;2010年08期
7 彭迪;公共性:道义的熔铸[J];美术观察;2004年11期
8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9 匡石;;浅谈公共艺术[J];艺术教育;2009年08期
10 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陈振羽;朱子瑜;;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规划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刚;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东方;;公共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崔旺来;;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俊选;;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2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7 刘亚东;公共艺术:期待公众参与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9 陈履生;只有公众执掌公共艺术的话语权才能反映公共艺术的本质特点[N];文艺报;2004年
10 杜大恺;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2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3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8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艺术与公共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0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