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情采”论之阐释

发布时间:2021-04-01 03:38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具系统性、学术性,最具民族风格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观念、审美倾向等,古今学者都作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理论高度,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本论文择取《文心雕龙》中的一个文学理论范畴—“情采”以及“情”与“采”的关系进行集中而细微的阐释。将“情采”放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大平台上,给予其思想史的支持;同时又忠实于《文心雕龙》的文本体系,尽量不打散原作品的构思的整体性,论证“情”与“采”在整部著作中的作用,使《情采》篇在整部著作中具有一个恰适的位置。 大致说来,论文围绕“情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全面论述: 一、“情采”范畴的提出。这一部分,主要探究刘勰如何将作为哲学概念的“文质”发展为具有文学特质的范畴“情采”,以及对文学创作中的“情”进行扩展充实,提出了“必以情志为神明”,强调文学创作的情感是渗透着理性因素的情感。刘勰还努力提升形式美的价值,主张文学创作必须“联辞结采”,凸现文学语言文采化的重要作用。 二、“言意之辨”对“情采”观的启发。“言意”三派在哲学领域具有重大建树,他们对文论的影响是深微的。通...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情采”范畴的提出
    (一) 从“文质说”到“情采论”
    (二) 从“诗缘情”到“必以情志为神明”
    (三) “联辞结采”
二“言意之辨”对“情采”观的启发
    (一) 争议的形成
    (二) 哲学领域中的“言意之辨”
    (三) 诗学上的“言意”与“情采”
三“秉心养术”—理论付诸于行动
    (一) “剖情析采”与“秉心养术”
    (二) “秉心”—操持陶冶写作心智
    (三) “养术”—写作技能的历练
四 文学理想—从“贲象穷白”到“自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12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12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