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文化见证 ——试论当代岭南文学的文化显现
发布时间:2021-04-20 18:24
岭南文化在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内在规律。以文化学的取向来研究它,可以发现,岭南文化与当代岭南文学存在着相互构建与相互显现的关系:一方面,岭南文学作为岭南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岭南文化的内在精神,具体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立场、对人生观照的态度以及富于通俗大众色彩的审美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岭南文学创作的依托,岭南文化的特性影响着岭南文学的表达方式,形成了文学创作风格独特的艺术语境,在内容上促使作品还原特色盎然的人文风俗、对地缘环境进行艺术的再现,当代岭南文学以大雅大俗的艺术风格,反映着岭南人生的生活真相,并藉此建构着自成一体的美学风貌,成为体现岭南文学的艺术魅力所在。所以,岭南文学呈现出来的表述特征,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既有文化视角上对边缘意识的追问,也有对岭南意象构造的诗化意蕴。因此,“走进岭南”,亦即深入岭南文学的本土特色;“走出岭南”,亦即加强文学的张力,这两者共同形成了岭南文学的文本特征。对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是为了正视岭南,亦即正视对岭南文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思考。借助这种思考,去把握岭南文学理性建构的诗学前景,去确证文学创作对文化存在的超越可能。在把握...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语: 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
一、 岭南文化的历史追问
1 、 地缘、政治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2 、 在边缘中自身孕育的岭南文化形态
3 、 与主流背逆的自由生长
4 、 多元文化吸纳的融和变通
5 、 文化品味与文化格调的建立
二、 岭南文化的本质探求
1 、 兼容并蓄的文化习性
2 、 开放灵活的立场意识
3 、 创新求变的文化传承
4 、 务实功效的人文支点
第一章 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相互构建和显现
一、 岭南文化的建构与岭南文学品格的形成
二、 通达的文化含蕴与灵动的文学想像
三、 明快达观的文化演绎与通俗晓畅的文学依托
四、 和谐的显现方式与平实的审美特性
五、 浓郁的岭南风情传达:泼墨点化
第二章 岭南文学追求中的文化内涵
一、 平民姿态: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
二、 现实观照:对生活真相的把握与开启
三、 生存的人本意识:人生世象的別一种审视
四、 现实态度与文学态度观照下的爱情观
五、 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含蓄中庸的人生情态
第三章 当代岭南文学的艺术语境
一、 粤味盎然的物色:人文风俗的还原
二、 空灵飞扬的辞采:柔和亮丽的语言风格
三、 水色淋漓的风貌:地缘环境的艺术再现
四、 大雅大俗的艺术风格:在凝重与飘逸之间
第四章 岭南文学的表述特征
一、 边缘意识:地域状态与文化观念的历史根源
二、 审美视角:求生图存的文化视界
三、 岭南意象:诗化的意蕴
四、 别具一格--“走进岭南”(文本特征之一)
五、 张力--“走出岭南”(文本特征之二)
第五章 正视岭南--关于岭南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思考
一、 诗学前景:关于文化想象的超越
二、 理性建构:寻找自身的文学形态
三、 多元中的崛起:身份认同
四、 裂变中的追求:文学与文化的双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J]. 叶岱夫. 人文地理. 2000(05)
[2]从开放性与兼容性看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J]. 李锦全. 岭南学刊. 1999(02)
[3]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J]. 刘益. 人文地理. 1997(01)
本文编号:3150177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语: 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
一、 岭南文化的历史追问
1 、 地缘、政治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2 、 在边缘中自身孕育的岭南文化形态
3 、 与主流背逆的自由生长
4 、 多元文化吸纳的融和变通
5 、 文化品味与文化格调的建立
二、 岭南文化的本质探求
1 、 兼容并蓄的文化习性
2 、 开放灵活的立场意识
3 、 创新求变的文化传承
4 、 务实功效的人文支点
第一章 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相互构建和显现
一、 岭南文化的建构与岭南文学品格的形成
二、 通达的文化含蕴与灵动的文学想像
三、 明快达观的文化演绎与通俗晓畅的文学依托
四、 和谐的显现方式与平实的审美特性
五、 浓郁的岭南风情传达:泼墨点化
第二章 岭南文学追求中的文化内涵
一、 平民姿态: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
二、 现实观照:对生活真相的把握与开启
三、 生存的人本意识:人生世象的別一种审视
四、 现实态度与文学态度观照下的爱情观
五、 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含蓄中庸的人生情态
第三章 当代岭南文学的艺术语境
一、 粤味盎然的物色:人文风俗的还原
二、 空灵飞扬的辞采:柔和亮丽的语言风格
三、 水色淋漓的风貌:地缘环境的艺术再现
四、 大雅大俗的艺术风格:在凝重与飘逸之间
第四章 岭南文学的表述特征
一、 边缘意识:地域状态与文化观念的历史根源
二、 审美视角:求生图存的文化视界
三、 岭南意象:诗化的意蕴
四、 别具一格--“走进岭南”(文本特征之一)
五、 张力--“走出岭南”(文本特征之二)
第五章 正视岭南--关于岭南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思考
一、 诗学前景:关于文化想象的超越
二、 理性建构:寻找自身的文学形态
三、 多元中的崛起:身份认同
四、 裂变中的追求:文学与文化的双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J]. 叶岱夫. 人文地理. 2000(05)
[2]从开放性与兼容性看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J]. 李锦全. 岭南学刊. 1999(02)
[3]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J]. 刘益. 人文地理. 1997(01)
本文编号:315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5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