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儒道玄诗学的诗性语言观辨析

发布时间:2021-05-10 08:51
  言意的世界就是生活的世界,人只要生存在这个世界,就逃脱不了言意的困扰。语言的存在状态折射出人的存在状态、世界的存在状态,而诗性的语言则可敞亮人的诗意生存。人与言意的纠缠即是人对自身、对生存着的世界的追问;人类对诗性语言的探寻即是人对自身如何诗意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思索。华夏文明氤氲着浓郁的诗意正是因为对诗性语言的彰显。儒道玄对言意的思考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诗意之思,其简约而灵动的诗性语言构建了一个无限恢弘的诗意世界。本文之所以以儒道玄的诗性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诗性为逻辑起点,倡导诗性语言的回归,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当今学术界许多学者对西方知识、文化价值形态的盲目迷信、崇拜导致了对中国古代诗学语言的诗性色彩的忽略。二是在工业化不断加速的今天,人类对物质的顶礼膜拜、疯狂追求使人类的诗性不断丧失,人类生存的世界一片荒芜。要找回人类那个温馨的家园,走出蒙昧的黑夜,我们只有走向人类曾经最亲密的伴侣——生命自觉的诗性语言。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简要的介绍了研究的现状、目的及意义等相关背景。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古代的诗性语言观的综述。首先是对论文两个重要的术语“诗学”、“诗性”进行了界定,...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诗性语言观
    第一节 诗学的诗性语言
        一 诗学的界定
        二 诗性的内涵
        三 象形文字与诗性语言
        四 言与意的内涵
    第二节 儒道玄诗学语言观的主要范畴
        一 言尽意
        二 言不尽意
        三 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二章 儒道玄诗学语言观的共同诗性旨趣
    第一节 生命体验的情感流溢
        一 情的内涵
        二 儒道玄的“深情”流露
        三 诗学中“情”的抒写
    第二节 感性模糊的语言表达
        一 儒家的语言观
        二 道家的语言观
        三 玄学的语言观
    第三节 写意本体的诗性筌蹄
        一 语言的工具性
        二 中国古代语言工具性的特定内涵
        三 儒道玄的语言工具性
第三章 儒道玄诗学语言观的不同诗性指归
    第一节 诗性语言观中的“言”
        一 儒:建构生命主体栖居家园的“言”
        二 道:超越生命主体世俗羁绊的“言”
        三 玄:建构与超越整合的“言”
    第二节 诗性语言观中的“意”
        一 儒:此在世界的诗“意”
        二 道:彼在世界的诗“意”
        三 玄:此在与彼在的融合──深情兼智慧的诗“意”
    第三节 达向诗性意义的不同途径
        一 儒:立象说
        二 道:忘言说
        三 玄:忘言忘象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想象:诗性之思和诗意生存[J]. 谭容培,颜翔林.  文学评论. 2009(01)
[2]说“诗学”[J]. 杨义.  诗刊. 2007(13)
[3]“言”、“意”、“象”:从表意到审美[J]. 汪振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4]比较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文论话语中的言意之辨[J]. 李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3)
[5]“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J]. 陈伯海.  文学遗产. 2007(01)
[6]《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发微[J]. 余卫国.  周易研究. 2006(06)
[7]“言意之辨”的形上学意义和中西哲学的分流与会通[J]. 余卫国.  青海社会科学. 2006(06)
[8]古代文论中的言意关系与意境论之形成[J]. 王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9]中西语言观之辨异[J]. 林丹娅.  东南学术. 2006(04)
[10]语言是生命对道的体验——论庄子的语言观[J]. 时晓丽.  民族艺术研究. 2006(03)

硕士论文
[1]“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D]. 罗琳会.四川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9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79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